学习的核心是习得代表目的的符号及其含义,这就是他所谓的“符号学习”理论。为了支持这一理论,托尔曼引入了期待、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的概念。期待分为记忆性期待、感知性期待和推理性期待。记忆性期待基于过去经验,如白鼠在迷津实验中的“水”期待,当期待与现实不符时,会干扰行为。感知性期待则由当前...
托尔曼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角不同,他否定了桑代克的效果律,强调学习中符号和认知的重要性。托尔曼的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反应,而是有机体通过形成“认知地图”来掌握环境、目标位置以及达到目的的路径。他将这种对环境的符号认知称为“符号”,而对目标和途径的理解则是对符号意义的认识。学习的核心是习得代表目的的符号及其含义,这就是他所谓的“符号学习”理论。
为了支持这一理论,托尔曼引入了期待、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的概念。期待分为记忆性期待、感知性期待和推理性期待。记忆性期待基于过去经验,如白鼠在迷津实验中的“水”期待,当期待与现实不符时,会干扰行为。感知性期待则由当前目标刺激产生,如猴子对香蕉的期待。推理性期待是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的综合预期,能调节行为。
位置学习是托尔曼理论的核心,他通过实验揭示,动物不仅学习目标的含义,也学习情境的含义。比如,白鼠在迷津实验中,根据起点的不同,习得到达食物的不同路径,这就是位置学习。这证明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地图构建和对环境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潜伏学习则显示,强化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动物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形成认知地图,强化只是促使这些知识被利用和表现出来。托尔曼和杭奇克的实验展示了强化如何增强已有的学习成果,但学习本身可以是“潜伏”的,直到特定条件触发。
总的来说,托尔曼的“符号-格式塔”理论强调了学习中的认知因素,特别是认知地图和符号意义的构建,以及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辅助作用,而非决定性角色。这与传统的刺激-反应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扩展资料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对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缺陷。并建构符号完形理论,也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