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学习论语可以是针对其中一篇也可是整本书的心得体会,最好是原创!

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再比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
求一篇学习论语可以是针对其中一篇也可是整本书的心得体会,最好是原创!
通过这一阵子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 这次我们讨论了关于君子的话题,我懂了怎样才算一个君子,做好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小人。比如:为了一点小便宜,帮别人做事;贪图别人的小恩小惠等等……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真的明白了好多,像这些贪图别人东西的人,可以说是被别人鄙视,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太多太多,不过他们一定不会过的很好,至少会被一些君子所看不起。 这段时间学了很多,比如:子曰:“君子不器。” 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再比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 “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 ,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通过这两条,我就懂了很多怎样可以算是一个君子的条件了,也学了很多怎养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君子,而不是伪君子,小人,这样被人看不起,鄙视的人 。

求采纳2014-10-27
mengvlog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10-30 08:44: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再比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

  •  半路遇到狗 针对自身的不足和社会某个现象学论语一则来勉励自己和提醒世人

    针对自身的学习,从论语中可以学到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解释】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

  •  慧圆教育 用论语名句写作文150字

    顿时,我刚想起我今天刚学了论语的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怎么能忘了呢,真如星星所说的我真不学无术呀!一阵大叫声叫醒了我,原来,我在做梦呀!后来,我跟妈妈道歉了.通过这一件事,我终于明白了学而时习之的道理了。 4. 结合你所熟悉的论语名句写一篇发言稿100字 《(论语)十则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

  •  闫耐萍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乡下人啊;后来学习礼乐,君子啊。如用的,那么我们从前辈。”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11-...

  •  jybmd 论语 摘抄

    可见,这一段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学风和做学问态度的概括 性自我介绍,包括了在其他地方谈到的“述而不作”、“敏而好 学”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好几方面的内容。 同时,孔子之所以这样自我介绍,也是针对当时存在的“不 知而作”现象有感而发的。孔子的意思是说:那些自己不懂却能 够凭...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心得体会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