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影第二符号学

【名词解释:电影第二符号学】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相结合产生的电影理论。1977年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发表《想象的能指》一书标志着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诞生。电影第二符号学以精神分析为模式,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第一电影符号学着重电影的“陈述结果”,研究作品内部的...
什么是电影第二符号学
mengvlog 阅读 1 次 更新于 2025-08-31 04:43: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电影第二符号学以精神分析为模式,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第一电影符号学着重电影的“陈述结果”,研究作品内部的符号和符号系统,而第二电影符号学力求突破上述局限,借助精神分析学研究电影作品的陈述过程和符号的产生与感知过程。前者以语言学概念为模式,后者以精神分析学...

  •  影视小伟17 知识干货:电影第二符号学

    电影第二符号学:(区别于电影的第一符号学)1、它的产生意味着电影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结构主义将电影的本文看作是一个相对自主的系统,不依赖于外界客体世界而存在。后结构主义从某种意义上重新将其看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领域。将整个世界和社会看作是一个语言的泛本文系统。从而实现了 ...

  •  宜美生活妙招 什么叫电影符号学?

    发展与第二符号学:随着研究的深入,电影符号学受到了批评并发展出了第二符号学,即心理结构模式下的电影机制研究。第二符号学结合了精神分析,研究陈述过程和符号感知,从静态的外延转向动态的内涵。如麦茨提出的半梦状态的“想象的能指”概念,就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心理分析的运用:精神分析学电影...

  • 电影符号学作为关键的现代电影理论,其发展历程被划分为第一符号学与第二符号学。理解电影,掌握符号学是必经之路,其价值不在于先进与否,而在于它建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揭示理论的局限性。现今流行的后现代主义,通过解构替代了传统结构,引发符号学是否过时的讨论,其实这需要通过实践来审视。符号学本...

  • 70年代初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从结构转向了结构过程,从表述结果转向了表述过程,从静态系统转向了动态系统。随后,意识形态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进入了电影符号学领域,形成了以心理结构模式为基础研究电影机制的第二符号学,这一转变的标志是1977年麦茨发表的《想象的能指》一书。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符号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