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自我和社会是不可分离的结构, 是人用符号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2、语言是心理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理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是人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而非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不是绝对不变的;5、个人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6、自我由社会的定义和个人的定义两个部分...
考点: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有: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⑤个体的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⑥世界存在于互动之中。⑦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
1. 符号互动论主张人类互动是以意义为中介的一种行动过程,认为意义并非固有于事物之中,而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和发展的。2. 这一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哲学家如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他们强调人类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并认为人类科学应当重视这一点。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四位社会学家对...
1. 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理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意义并非来自事物本身,而是来自于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2. 该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以亚当·斯密和休谟等人为代表,他们提出人类科学必须重视人类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3. 19世纪中晚期,美国...
1. 心灵、自我和社会是相互关联的,而非孤立存在的,这一过程是通过人际符号互动来实现的。2. 语言在形成个体的心理和自我意识中起着关键作用。3. 个体的心灵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4. 个体的行为是个体根据对情境的理解和定义有意识地“设计”的。5. 个体的行为受到个体对情境定义的影响。6.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