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在调整净利润时加回),“增加”的前面用减号(但实际操作中需注意经营性应付增加的特殊情况,它是用加号表示的,因为它增加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注:图片为现金流量表示例,用于辅助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与口诀直接内容无直接关联,但有助于整体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调整过程。)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口诀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涉及项目速记口诀
折旧摊销与减值,公允价值变动损;存货财务投资损,长期资产处置损;递延税资产减少,递延税负债增加;经营性应收减少,经营性应付增加。
口诀说明:
折旧摊销与减值:
折旧: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消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摊销: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方法对应计成本进行分摊。
减值: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这些项目在净利润中没有实际现金流出,但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
公允价值变动损:
指资产或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失。当公允价值下降时,会产生损失,这部分损失在净利润中扣除,但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因为它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出。
存货财务投资损:
存货减少:存货的减少通常意味着销售的实现,虽然减少了资产,但增加了现金流入(通过销售收入的增加),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存货减少的金额。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利息支出等。这些费用在净利润中扣除,但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因为它们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出(或流出与净利润中的扣除不完全对应)。
投资损失: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发生的损失,这些损失在净利润中扣除,但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因为它们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无直接关联。
长期资产处置损:
指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等形成的损失。这些损失在净利润中扣除,但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因为它们通常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无直接关联,且可能伴随着现金流入(如处置资产的收入)。
递延税资产减少 和 递延税负债增加:
递延税资产减少: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未来可抵扣税额的减少。这种减少在净利润中没有实际现金流出,但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
递延税负债增加: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未来应纳税额的增加。这种增加在净利润中没有实际现金流出,但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从净利润中减去(注意口诀中的表述是“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是用减号,因为是在调整净利润时考虑的)。不过,为了保持口诀的一致性,这里仍按口诀的表述进行说明,实际操作时需注意。
经营性应收减少 和 经营性应付增加:
经营性应收减少:指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的减少。这些减少通常意味着现金的流入(如客户支付了款项),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
经营性应付增加: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的增加。这些增加通常意味着现金的延迟流出(如供应商允许延迟付款),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从净利润中减去(注意这里的表述是“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是用加号,因为是在调整净利润时考虑的,即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实际上增加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样地,为了保持口诀的一致性,这里仍按口诀的表述进行说明,实际操作时需注意。
其他说明:
在使用口诀进行计算时,都是用净利润加上以上项目(注意实际操作中的加减号与口诀表述可能相反)。“减少”的前面用加号(因为是在调整净利润时加回),“增加”的前面用减号(但实际操作中需注意经营性应付增加的特殊情况,它是用加号表示的,因为它增加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注:图片为现金流量表示例,用于辅助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与口诀直接内容无直接关联,但有助于整体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调整过程。)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