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公式符号法则话题讨论。解读透镜成像公式符号法则知识,想了解学习透镜成像公式符号法则,请参与透镜成像公式符号法则话题讨论。
透镜成像公式符号法则话题已于 2025-08-25 11:43:01 更新
透镜的半径越大其焦距越长,如为薄透镜,则其两侧之焦距相等。两侧面均为球面或一侧是球面另一侧是平面的透明体,中间部分较薄,称为凹透镜。在光疏介质中使用时,能对入射光束起发散作用,故又称发散透镜。又因其焦距为负,又称负透镜。对薄的凹透镜,成像公式、横向放大率公式和符号法则均与凸透镜...
凹透镜成像的几何作图与凸透镜者原则相同。从物体的顶端亦作为两条直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后偏折为发散光线,将此折射光线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点;另一条通过透镜的光学中心点,这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为物体的像。
设物距为S,相距为S·,球面曲率r,他们均可正可负,具体正负号法则如下: (1)轴向线段:从球面顶点算起,沿光轴向左的线段为负,向右的线段为正 (2)横向线段:从光轴算起,向上的横向线段为正,向下的为负 按照以上符号法则可以发现若S>0则为虚物,若S<0则为实物;若S·>0则为实像,...
成像公式为1/u+1/v=1/f,物距u取正值,像距v和透镜焦距f取负值。当物体为实物时,成像为正立、缩小的虚像,且像与物位于透镜同一侧;当物体为虚物时,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时,成像于无穷远;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虚像。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
薄透镜其实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只有一个面且厚度为0。通过双箭头符号,我们可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的焦点位置和焦距有着固定的符号规则。成像时,通过平行光、中心光和焦点光的组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公式],其中物距和像距有特定的关系,如薄透镜公式 [公式]。共轭的概念在几何光学中...
这是透镜成像公式,是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像距(成的像到光心的距离)、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其中各参数为正值或负值,但是涉及到的符号法则对于你来说还比较复杂,所以这里不再赘述,你只要知道上述关系就行了!
成像规律: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影像越大。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小。成的实像与物体在同侧,成的虚像与物体在异侧。
凹透镜则起到了发散光线的作用,使像距变长,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了。凹透镜成像的几何作图与凸透镜者原则相同。从物体的顶端亦作为两条直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后偏折为发散光线,将此折射光线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点;另一条通过透镜的光学中心点,这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为物体的像。
首先,对单个凸透镜的成像,有公式:放大倍数B=-f/x=-x'/f'f,f'分别为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在同折射率介质工作环境下(很明显空气是这样的),两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x,x'分别为物/像点到物/像方焦点的距离,但要遵守符号法则,确定正负号 由两凸透镜构成的望远镜(是不是叫开普勒望远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