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推导?

x=(r2-r1)(r2+r1)/2d 据【1】 x= λ (r2+r1)/2d D>>x , 有 r1≈r2≈D ,有 r1+r2≈2D 所以 条纹距 x=λ D/d , 称 f=D/d是放大倍数,用红光做试验 λ = 70nm, 双缝 d=0.18 mm , 屏距 D=2.7 米,条纹距 x=1 厘米. 放大倍数 f 约...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推导?
因为等厚干涉现象的两任意相邻条纹之间的厚度差等于λ/2,即薄膜层介质中光的波长的一半,而条纹间距△X*sinΘ=λ/2

因为角度小的时候可以认为sinΘ=Θ,所以推出:

△X=λ/2Θ

扩展资料

哥本哈根诠释为许多先驱量子力学学者的共识。哥本哈根诠释明确地阐明,数学公式和精确实验给出很多关于原子尺寸的知识,任何大胆假设都不应该超越这些知识范围。概率波是一种能够预测某些实验结果的数学构造。

它的数学形式类似物理波动的描述。概率波的概率幅,取其绝对值平方,则可得到可观测的微观物理现象发生的概率。应用概率波的概念于双缝实验,物理学家可以计算出微观物体抵达探测屏任意位置的概率。2023-07-24

r2-r1=λ 时第一个明条纹 [1]
r1^2=D^2 +(x-d/2)^2 [2] 勾股定理
r2^2=D^2+(x+d/2)^2 [3] 勾股定理
由【3】-【2】刘 r2^2-r1^2=2dx
x=(r2-r1)(r2+r1)/2d
据【1】 x= λ (r2+r1)/2d
D>>x , 有 r1≈r2≈D ,有 r1+r2≈2D
所以 条纹距 x=λ D/d , 称 f=D/d是放大倍数,
用红光做试验 λ = 70nm, 双缝 d=0.18 mm , 屏距 D=2.7 米,
条纹距 x=1 厘米. 放大倍数 f 约1.5万,也就是相当于把红光的波长 70nm,
放大1.5万倍, 得到 1厘米的条纹距

2024-04-09
mengvlog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8-21 18:17: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r1^2=D^2 +(x-d/2)^2 [2] 勾股定理 r2^2=D^2+(x+d/2)^2 [3] 勾股定理 由【3】-【2】刘 r2^2-r1^2=2dx x=(r2-r1)(r2+r1)/2d 据【1】 x= λ (r2+r1)/2d D>>x , 有 r1≈r2≈D ,有 r1+r2≈2D 所以 条纹距 x=λ D/d ,...

  •  秦子筱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推导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为d*sinθ=mλ,其中d表示双缝间距,θ表示条纹的角度,m表示明暗条纹的顺序号,λ表示光波的波长。该公式是根据双缝干涉实验的几何关系和干涉条件推导得出的。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干涉条纹的间距,从而研究光的波动性质、测量波长以及进行光学仪器校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海南加宸 根据双光束干涉的光程差公式推导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

    相邻两个条纹之间,光程差正好等于一个波长。基于这一特性,双缝干涉实验中,当满足旁轴近似条件时,即入射光线与屏幕之间的夹角θ很小,使得sinθ近似等于θ,cosθ近似等于1,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关系来推导条纹间距与光程差之间的关系。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考虑相邻条纹的光程差,由于光程差与路径长度相关,...

  •  青岛英茂汇1 光的干涉公式怎么推导?

    干涉条纹间距公式:q=ρL/S。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条纹间距公式△X=入L÷d,其中各物理量的意思,△X:条纹间距(eg。第一级亮纹和第二级亮纹间距)入:所发射的光的波长(一般都是激光啊什么的光的波长)L:屏幕到孔的距离d:两个缝之间的距离光的双缝干涉现象中,相邻的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中线...

  • anonymous 双缝干涉中求明亮条纹间距的公式如何证明?

    3,设光屏到狭缝的距离是D,狭缝的间距是d。4,光程差为r2-r1。在x变化很小的时候,通过近似和简单的几何关系可以知道r2-r1≈xd/D 5,所以根据亮条纹条件,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mλ,所以xd/D=mλ。所以解得x=mDλ/d。6,相邻两个条纹干涉级次差1,所以取m=1,有条纹间距是x=Dλ/d。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公式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