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十二经脉穴位间的口诀。谢谢。

8、眼脍下垂: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9、糖尿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0、精神分裂症(中医名癫狂):重泄肝俞,关元、支沟、肝俞、行间。11、儿童好动症:肝俞行间为主 12、中风偏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3、腰痛:重在补肾,排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4、重肌无力症,关元...
请问,谁知道十二经脉穴位间的口诀。谢谢。
谁知道十二经脉穴位间的口诀。谢谢。
我的十二经脉及穴位之间的口诀比较多,请作为纪念慢慢掌握吧!
秘传穴位疗法经验- 歌诀
人体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
大椎尾闾通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
开心活关前后心、神阙命门先后天、
点拨带脉通左右、秘法治病九穴先。
注解:
通阳的主穴即是大椎穴、此穴可贯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尾闾是内功修炼的一个关窍、其部位就在腰阳关附近、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必须经过的地方、故阳气最易至此最易受到阻滞、凡疲劳或阳气不足者多先在此处特别酸痛、百会穴是所有阳气的交会点、是升阳的第一大穴、而涌泉穴是虚阳上聚的速降首穴、{可使虚阳下降则阳气真火更顺利上达。}
前后心即为点穴中的前后对心穴。前心穴在剑突下两旁约三横指、主治胸、胃、腹诸病、后心穴在至阳旁五分、主治全身任何痛证、此穴为通阳第二关、{第三关为百会、第一关是腰阳关}。本穴对心绞痛、胸脘腹痛有即时缓解做用。为止内脏病痛之要穴。
带脉通畅、全身轻松、现在的人特别注重的、用手法扯、掐、捻连续三至五次需要快手法操作、否则病人紧张效果不好。
牵穴治病术:
凡人体各部位受伤肿痛、取其伤部位的上下相近的关节即为治疗点、受伤部位以上的称截穴、受伤部位以下的称牵穴。
1:颈部的牵穴; 双大杼、双肩井、双附分、
2:肩胛部; 肩井、曲池、
3:肩髃、肩头、臑部; 曲池、手三里。
4:肘关节、肘上中肱; 内关、外关、合谷。
5:肘臂部; 内关、外关、合谷。
6:腰部; 双环跳、双委中、双承山。
7:腰髋部; 双承扶;双委中、双承山。
8:髋骨、腹中部; 阳陵泉、委中。
9:膝关节; 阳陵泉、委中。
截穴治病术:
1:颈部、肩胛部、双新设、
2:肩关节、肩臑部; 肩井、附分、天宗。
3:腋前、肘关节、中肱; 肩髃、肩贞、极泉。
4:腕关节、肘臂; 曲池、曲泽、少海。
5:手部; 内关、外关、阳溪、神门、阳谷。
6:腰髋部; 双大肠腧。
7:膝关节;环跳、髀关、
8:踝部; 跗阳、阴凌泉、阳陵泉、足三里。
9:足部; 昆仑、解溪、中封。
2009-08-23 21:38特效腧穴的调治法---辽东经络堂
心脏的反应点在心腧、肝脏的反应点在肝腧、胃的反应点在胃腧与膈腧、肺的反应点在肺腧、肾的反应点在肾腧、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腧腧、癌症的反应点在膈腧。
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 ------- 足三里、
头痛 -----卤会
伸展一切经脉----- 申脉、
鼻病 -----风门
一切筋病 ---------- 承筋、
尿多 ------小指第一关节、
一切骨病 -------- 绝骨、
更年期----- 隐白
一切疹病 ---------- 百虫窝、
咳喘 ------ 定喘
一切主升 ---------- 百会、
胆囊炎-----胆囊穴
一切主降 ----------- 涌泉、
面瘫 --------牵正
内外伤 ------------ 承山
阑尾炎----- 阑尾穴
血压-------------- 三阴交
中风 ----- 悬钟
经验四穴:
血海领血超碰唯、膻中气可消、命门阴阳论、全身在大包。
独特穴位诊疗:
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
男科病亦有反应、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胸腔有病的人膻中一定有反应。
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脘有反应的、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腧附近多有错位、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笑野培阳陵泉也有反应、如果环跳也有压痛即可确诊。
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胃肠病在足三里有反应、印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太阳、风池、头维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多一次治愈。
中府穴是肺经病变的反应点、坐骨神经痛在天宗附近有压痛、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呃逆点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泻便秘取天枢、女人肩背酸痛取附分、膏盲、男人肩膀酸痛取天柱、肩井、肩胛内上角对肩周炎有特效的、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结肠炎在章门有压痛、胃溃疡在足三里下2寸及梁丘穴有反应、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漏谷、阴凌泉穴有压痛、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有压痛、胆道在胆囊穴和外丘穴有反应、阑尾炎在阑尾穴有反应、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足三里下三寸有反应、{以上的反脊仿应点在同侧}。
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胃肠痉挛大多在5--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
2009-08-22 12:25各种慢性病治疗取穴治法如下
1、脑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脑血瘤: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面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面瘫处五针谬刺法
4、截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5、瘫风:针阿是穴,严重者加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6、坐骨神经痛,加环跳,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7、少儿近视: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牛车运转法。
8、眼脍下垂: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9、糖尿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0、精神分裂症(中医名癫狂):重泄肝俞,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1、儿童好动症:肝俞行间为主
12、中风偏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3、腰痛:重在补肾,排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4、重肌无力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5、亚健康: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6、痿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7、类风湿:关元、支沟、肝俞、行间,我阿是穴
18、尿毒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肾俞
19、心脏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0、肺结核: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1、急慢性支气管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2、慢性胃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脾俞,中脘。
23、胃萎缩: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建星2024-12-21
mengvlog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8-21 19:16: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十二经脉井荥输经合的口诀如下:

    肾经:肾经的五腧穴是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复溜(经)、阴谷(合)。心包经:心包经的五输穴依次是中冲(井)、劳宫(荥)、大陵(输)、间使(经)、曲泽(合)。三焦经:三焦经的六腧穴依次是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穴)、支沟(经)、天井(合)。

  •  湖北倍领科技 十二经脉穴位歌诀顺口溜

    太渊鱼际线,少商甲根呆。左右各十一,经通人也乖。这段顺口溜将十二经脉中的穴位名称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使其更加易于记忆。通过反复吟诵,穴位名称会逐渐嵌入记忆中,成为你中医学习中的一把利剑。顺口溜不仅有助于记忆穴位,还能帮助你理解穴位之间的关联,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希望这段顺口溜能成为你...

  • 十二经络走向速记口诀: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阳,足少阳,手厥阴,足厥阴,手少阴,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解释:这是手足十二经络的顺序,按照目前国际通行的命名法是:大肠经(手阳明)、胃经(足阳明)、肺经(手太阴)、脾经(足太阴)、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心包...

  •  文暄生活科普 十二经脉井荥输经合的口诀如下:

    十二经脉井荥输经合的口诀如下: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少商为肺经井穴。 鱼际为肺经荥穴。 太渊为肺经输穴。 经渠为肺经经穴。 尺泽为肺经合穴。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商阳为大肠经井穴。 二间、三间分别为大肠经荥穴、输穴。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 阳溪为大肠经经穴。

  •  誉祥祥知识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及穴位定位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及穴位定位如下:一、手太阴肺经 循行路线: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横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脉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穴位定位:具体穴位定位需参照专业针灸图谱或咨询专业针灸医师。二、手阳明大肠经 ...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口诀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