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号来源

注音符号还包括"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以及"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等,它们分别源自不同的古字或象形符号,取其对应的发音。还有一些符号如"ㄧ"...
注音符号来源
注音符号的起源并非源自正式的文献记载,而是通过对古代文字或象形符号进行改造而成。最初,它们是通过选择具有最少笔画的表声字来代表发音。
例如,符号"ㄅ"来源于古字"包","包"字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读作"ㄅㄠ",选取其发音的"ㄅ"声。"ㄆ"则源于"攵",表示小击,读作"ㄆㄨ"(扑),取其"ㄆ"声。
"ㄇ"源自"幂"的本字,表示遮蔽覆盖,古音为"ㄇㄧˋ",选取其"ㄇ"声。"ㄈ"原为古代盛物的器具"匚",读作"ㄈㄤ"(方)或"ㄒ丨ˇ"(喜),取其"ㄈ"声。
其他如"兀",原本念"兀ㄜ",现读作"ㄨˋ",表示高而上平,取其"兀"声。"ㄉ"和"ㄊ"分别源自古字"刀"和"突","ㄌ"来自"力",都选取其声母发音。
注音符号还包括"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以及"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等,它们分别源自不同的古字或象形符号,取其对应的发音。
还有一些符号如"ㄧ"代表数字"一","ㄨ"源自"五"字,"ㄩ"源于古时的饭器"凵",读作"ㄑㄩ",选取其音韵。
扩展资料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
2024-07-26
mengvlog 阅读 119 次 更新于 2025-10-29 18:03: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符号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