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足学校准备的同时,个人还需收集家访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家庭成员构成、在家家长情况、经济来源、在校表现等。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家访也很关键。学生生病、取得优秀成绩、后进生进步、遇到生活困难、产生误会、犯严重错误时家访效果最佳。例如,学生厉巧伟,个性要强、重情感,与同学关系融洽,成绩优异,但...
高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汇集
国庆期间,全校教师根据省教育厅指导,对大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我们走过了黄梅县北部深处的山区,探访了那些居住较偏远的孩子。以往,家访主要是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电话联系,共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家访是掌握学生情况、实现家校双向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探访的路线涵盖了下新、独山、杉木、停前、五祖、柳林、苦竹、大河、濯港、孔垄、蔡山、龙感湖、小池、分路等地区。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每天只能家访8至12家。通过这次家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本班及全校学生的家庭状况。大多数学生家长不在家,其中一部分外出务工或经商,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照顾。少数在家的家长以务农为主,经济条件有限。以下是我的几点家访心得体会。
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家访。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有效途径,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工作,也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通过家访,我们可以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视,尽管他们的教育水平有限,但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例如,外寮的徐微,其父母在温州务工。在我家访时,只有奶奶在家,而父亲特意从温州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表现,并探讨了孩子平时成绩理想但期末发挥不佳的原因。我解释了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心理压力过大,过分看重分数;二是题型新颖,孩子不适应,需要学会变通。
其次,家访前应做好充分准备。与家长沟通前,需要提前通知,让家长和学生在家等待教师的到来。避免白跑一趟,浪费时间。同时,应预见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意外情况,并做好心理准备。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前整理谈话内容,心中有提纲,谈话时条理清晰,家长容易接受,感觉老师工作细心、负责。在做足学校准备的同时,个人还需收集家访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家庭成员构成、在家家长情况、经济来源、在校表现等。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家访也很关键。学生生病、取得优秀成绩、后进生进步、遇到生活困难、产生误会、犯严重错误时家访效果最佳。例如,学生厉巧伟,个性要强、重情感,与同学关系融洽,成绩优异,但最近成绩有所波动。在家访中了解到,父母关系不和。我们几位老师立刻前往下村家访,并与家长深入交谈。家长听取了我们老师的建议,认识到了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访应注重谈话技巧。与家长交流时,应尊重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避免以偏概全。应从表扬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理解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应挖掘学生的进步,避免批评,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谈话中语气要亲切,避免语气生硬。遇到素质较低的家长时,要保持客人的身份,避免冲突,适时告辞。
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学生在场原则意味着家长、老师和学生在温和、平等、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有助于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助于消除消极因素,确保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有效性。
家访要确保教育的延续性。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动态至关重要。家访工作应经常化,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学生家庭保持沟通,确保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