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话题讨论。解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知识,想了解学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请参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话题讨论。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话题已于 2025-09-06 08:48:55 更新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的原理基于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基因和海参荧光素酶的基因被包含在一个质粒(如pmirGLO Vector、Psicheck-2)上。通过质粒构建,将包含结合位点的目的片段(野生型WT、突变型Mut)构建在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基因或海参荧光素酶的基因的后面。在双荧光素酶试剂盒中,荧光素和腔肠素分别...
一个完整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旨在验证miR-214-3p对PDK4基因的调控关系,具体步骤如下:一、实验准备 构建报告基因质粒:将miR-214-3p的预测靶基因PDK4的3'非编码区(3'UTR)序列插入到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报告基因质粒中,构建成pGL3-PDK4-3'UTR质粒。这一步骤是实验的基础,...
结果显示,与空载体组相比,pcDNA3.1-YY1组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升高,而pcDNA3.1-YY1-MUT组(突变YY1结合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三、结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能够准确验证microRNA与靶基因的互作关系以及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互作关系。实验结果不仅为转录调...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Luciferase Assay)是蛋白-DNA互作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来检测转录因子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相互作用,以及微小RNA(microRNA)对靶基因的调控。一、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基础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是一种以荧光素(luciferin)为底物来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fi...
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研究miRNA与靶基因互作的方法如下: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包含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和海肾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两者各自带有启动子和终止位点,确保独立表达。将目的基因的3’ UTR区域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相连,构建成报告基因载体。转染与培养:将构建好的报告基因载体与其他...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Protocol 分享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将目的基因转录调控原件构建到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上,并与海肾荧光素酶内参基因质粒共转染细胞,来评估目的基因的转录调控活性。以下是该技术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原理 将目的基因转录调控原件构建...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技术是一种基于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常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miRNA靶基因验证及启动子转录活性等领域。该技术利用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的不同特性,构建双报告系统,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数据可信度。一、荧光素酶与双荧光素酶 荧光素酶可以催化荧光素氧化成oxyluciferin...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是一种基于荧光素酶催化底物发光的原理,用于检测和分析基因表达调控的先进技术。该实验主要利用两种荧光素酶——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底物产生不同颜色和强度的荧光。萤火虫荧光素酶:从甲虫(Photinus pyralis)中分离得到,需要荧光素、氧气、ATP和镁...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它利用荧光素酶与底物结合发生化学发光反应的特性,来检测基因是否存在靶向互作。该系统通过引入两种荧光素酶——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和海肾荧光素酶(R-Luc),实现了更为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一、实验原理 该系统基于荧光素酶与底物结合后能够...
实验步骤:裂解细胞:对于贴壁细胞:吸尽细胞培养液后,根据细胞数量加入适量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裂解液。对于悬浮细胞:离心去上清后,同样根据细胞数量加入适量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裂解液。(注:图中展示了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的催化反应原理)离心取细胞上清:细胞充分裂解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