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公式话题讨论。解读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公式知识,想了解学习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公式,请参与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公式话题讨论。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公式话题已于 2025-08-25 03:24:34 更新
角c=arcsin0.433
1、S=(1/2)absinC;2、S=(1/2)acsinB;3、S=(1/2)bcsinA。七、勾股定理(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若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有a^2+b^2=c^2。
余弦函数:$cosalpha = frac{邻边}{斜边} 正切函数:$tanalpha = frac{对边}{邻边} 余切函数:$cotalpha = frac{邻边}{对边} 正割函数:$secalpha = frac{斜边}{邻边} 余割函数:$cscalpha = frac{斜边}{对边}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sin(pi/2 - alpha) = cosalpha cos(pi/2 - alpha) ...
解三角形时,常用的公式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它们是解决三角形边长和角度问题的基本工具,具体公式如下: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 ABC 中,设三边分别为 a、b、c,对应的角分别为 A、B、C,则有 sinA/a = sinB/b = sinC/c。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 ABC 中,设三边分别为 a、b...
因为cosB=1/3 所以sinB=根下(1-cocB的平方)=2根号2/3 同理因为C=兀/3 所以 sinc=根号3/2 cosC=1/2 又因为 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根号3+2根号2)/6
由正弦定理a=(b+c)/(cosB+cosC)所以 a[(a^2+c^2-b^2)/2ac+(a^2+c^2-b^2)/2ab]=b+c 化简通分后得 ba^2+bc^2-b^3+ca^2+cb^2-c^3=2bc^2+2cb^2 分解因式得 (b+c)(a^2-b^2-c^2)=0 所以 a^2=b^2+c^2 直角三角形 ...
p=(a+b+c)/2(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假设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S=√[p(p-a)(p-b)(p-c)] 高中数学基本不用。已知三条中线求面积 方法一:已知三条中线Ma,Mb,Mc,则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 ...
π-C)=-tanC,故∠C=60° 因为b+c=5,所以c=5-b,由a=4和余弦公式得:5-b=c=√(a^2+b^2-2abcosC)=√(4^2+b^2-2*4*bcos60°)=√(b^2-4b+16),解得:b=3/2 由a=4,b=3/2,C=60°得:S△ABC=absinC/2=4*(3/2)*sin60°/2=3√3/2 选C ...
根据余弦定理,可以得到第三边c的长度公式为:c² = a² + b² - 2abcosC。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三边的长度。然后,利用正弦定理,即sinA/a = sinB/b = sinC/c,可以求解出其他角度。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如果已知条件满足特定条件,如一边的长度小于另一边与该角的...
1,a/sinA=b/sinB,代入计算得sinB=根号2/2,所以B=45度或135度 因为135+60大于180,所以B=45 2.b/sinB=c/sinC c=2根2,A=pi-(B+C)=pi-(pi/6+pi/4)所以sinA=sin(B+C)=sinBcosC+cosAsinB= (根2/4)*(根3+1) S=1/2*bcsinA=根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