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2009-04-2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都知道种植一棵果树,我们不可能让它一夜之间长成。从它的幼苗长成一棵大树,一棵健壮的大树,至少也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若想在未来的日子有所收获,它所需要汲取的不仅仅是自然界普爱给一切生灵的水、阳光、空气等。它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养分,以及我们付出的关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收获满满。
这虽然只是种植一棵果树,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总结出很多的经验道理,并且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上又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前我总是误认为国家的各种理论政策离自己很遥远,和我的学习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国家制定这些为的是国家的发展。但是,我发现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就像我们种植一棵树,科学发展观也会体现于其中,种植果树尚且如此,就不用说我们的日常生活了。
进入大学生活以来,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会以为进入大学就万事ok啦,便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网络,沉迷于游戏世界中。过分的沉迷必然会导致在学业上分配的时间短了,更不用说去想想自己的未来了。他们也许可以在大学四年里玩的很是痛快,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在他们过分透支的青春的背后,面对他们的将是怎样的未来,有谁会来为他们的青春买单?因而,对于那些在大学中迷惘的人,更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许我们要好好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不是错误的认为是要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甚至与社会的关系。
在自己与自己方面我们要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培养良好的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勤奋学习是很必要的,我们在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多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就拿经济来说吧,我们学经济以后不应该只去想怎么赚钱、怎么利润最大化,更应该想到经济策略对于大多数人的公平性与可接受性。经济是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其实历史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以前经济学本属于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亚当斯密不只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一个出色的伦理学家,对伦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的经济学竟然忽视了这一点!许多人只知道斯密是经济学家,这也算科学发展观么?!所以多看课外书会使我们掌握更多只是从而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这便是通过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时也要注意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杜区服务等活动,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强自己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我们应该多去帮助服务于他人,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多从他人的利益出发,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既要尊重贫困学生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学生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发挥潜力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怎么处理人际关系,要了解发展自己的同时会很自然的影响并发展别人。
人与集体方面呢?我们总是说以集体利益为重(当然与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关),个人认为:这导致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并不是让我们去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集体利益,而是去积极寻找一个办法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而不危害到集体的利益。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自己的福利提升了,大家的福利自然也会跟着提升,这也是《国富论》中很经典的理念。
至于个人与社会……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也不是很清楚,最起码我相信从我做起不断努力就自然会对社会做出贡献,也许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本身就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吧。
说完这些,很自然的想到一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方法上不够科学,关注的也只是本专业的课程,其它的知识、专业不闻不问。虽然在本专业上有所精通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当代社会要求的人才往往是全能型的人才。在有限的大学生活时间里,我们要抓紧每分每秒,多学习知识,最大限度的利用我们现有的学习条件,这也正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观。当然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也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更要求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会偏离学习的根本目的,单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学,就可能导致“高分低能”或“混文凭”的结果。其次,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上面只是笼统的说了一下,下面来进一步谈谈我对国商课程安排的看法,老实说,我不是太满意现状。很多上一届的师兄师姐都羡慕我们开了这么多课程,但这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岭院那边我也问过,好像比我们要少一点。这么多课程让人很压抑,因为我不认为有谁能抽出做够的时间去扎实的掌握这些,三本英文版书就够麻烦的了,又开两门法律课程,难道不知道法律多难学吗?!而且我认为这样也限制了很多学生的兴趣,也许多留出一些时间的话我们便会在掌握好所学专业的同时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去旁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也符合自由选择的帕累托效率,毕竟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效率是最高的。对于刚刚上大一的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就修剪成型,应该给我们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也许会长成比你修剪的还要好的部分。这是符合全面发展需要的。
最后感谢科学发展观。
虽然我现在才是大一的学生,但是我现在已经慢慢的开始学习规划我的未来生活。我知道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现在,更不能为我们的未来开一张空头支票,仅仅将未来寄托于希望之上。我们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起就可以规划一下自己大学四年里的目标,甚至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为自己人生旅途树立一座座灯塔,知道自己前行的路途。没有目标的生活
是可怕的,这会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牢牢把握住现在,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大学生活。
我们要逐渐学会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用协调发展观作为指导,在学习生活之余,能让自己的身心健康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未来也可以收获满满••••••
总结: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千多字……2009-04-11
你先告诉我你是要关于什么的?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200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