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习心得怎么说

学习故事心得体会1 卢梭说:在幼儿教育的源头丢下一朵鲜花,它会香飘万里。我时常在想,我丢下了这样的鲜花吗?也许,学习故事让我闻到了这样的芬芳。接触学习故事是从骨干班的学习开始的,开始尝试着寻找“哇时刻”、尝试着按照“注意、识别、回应”的方式去记录孩子的行为,但这只是被动的接受着,随着...
叙事学习心得怎么说
学习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讲座,顿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刘教授从教师的教育研究误区到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让我作为教师对教学研究有了本质的认识。我认识到多数教师所做的研究论文往往都是刘教授所说的价值研究、本质研究或策略研究,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与认识纯理论叙述,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用事实来说话。并不是真正的有事实研究,用真正的实例来研究。 我在听课前认为的教育研究其实就是自己教育思想的阐释,用道理来说道理,没有调查和实验。现在认识到如果某篇文章只有假设而没有调查或实验,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只做了一半而没有完成。刘教授讲了教师作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尽量避免价值判断而“用事实说话”、“实证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不仅“用事实说话”而且“用有情节的事实说话” 教育叙事研究首先要叙事,如讲真实的教育故事、教育自传、教育传记。对于农村教师应尽量选择教育自传的形式。这些是纯科学化的教育叙事。刘教授还介绍了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包括自传体小说、传记体小说和教育小说。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可以借助艺术的魅力,使教育叙事变得更有情趣,也因此更有可读性、更有教育性。最能够显示教育叙事精神的是自传体小说。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自传体小说大多显示出“教育小说”,叙述主人公从稚幼到成熟的受教育、受考验的成长历程。也将这类小说视为“励志小说”。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呢?教育叙事研究其实质就是一种实证研究,因此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事实说话。调查的叙事研究和教育实验报告是典型的实证研究,它们目的明确,设计精细,注重研究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研究成果是在对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能保证,那么研究成果就难以产生或水分很大,因此必须用事实(数据)说话。经验的叙事研究和故事的叙事研究多是有感而发,带有总结、提炼的性质,事实(有情节的故事)是它们产生的土壤和构成的材料,更是不可或缺。 做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有上进心的教师,教育研究是我们必做的功课。教育叙事研究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作业。2020-12-16
学习故事心得体会1
  卢梭说:在幼儿教育的源头丢下一朵鲜花,它会香飘万里。我时常在想,我丢下了这样的鲜花吗?也许,学习故事让我闻到了这样的芬芳。
  接触学习故事是从骨干班的学习开始的,开始尝试着寻找“哇时刻”、尝试着按照“注意、识别、回应”的方式去记录孩子的行为,但这只是被动的接受着,随着撰写的次数增加,我逐渐发现学习故事带给我这样的体验:
  1、播种一份希望。当我们蹲下来,静静的注视着孩子,你会发现自己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你对他的关注、鼓励都给予了孩子一种机会、一种信任,这份信任会在孩子的心中逐渐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希望。
  2、收获一份自信。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的行为表现,会介入我们的思考和指导。接下来,这样的介入又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自信,感受到自己积极的、有能力的、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内心是自信的、快乐的。
  3、品位一份茗香。在写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我更多的去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的力量,随之而来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也更加自主、开放。这种改变是师幼双方都受益的。
  学习故事心得体会2
  “学习故事”这个词是中班第一学期开学不久的一次家长会中进入我的脑海,还记得那次家长会一共13人参加,主持会议的还是幽默风趣,智慧亲切的林老师,为了让育儿知识更宽广的辐射到他所能及的家庭,他的教育观在一次次家长会上尽可能多的影响着我们这个大家庭。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有些陌生,并不了解它的内涵,更无从知晓这个教育理念的方法和方向,那时的我对儿子的管教仅停留在“静待花开”的阶段,不曾记得要“及时灌溉”,有时甚至静待花开的过程也会有些浮躁,当然,“静待花开,及时灌溉”也是从林那里听到并开始摸索的。后来在林的影响下,育儿路上我开始放慢了脚步,尽量做到跟随儿子的兴趣和脚步,和他一起发现他所发现的世界,不再急匆匆拽着他跟随我的节奏。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学习故事”给了我方法,不经意间,是它在悄悄地改变我,让我重新认识和修正“教育”过程中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总结一下这亲子陪伴的一年半,我收获颇多:
  思想观念上我意识到陪和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原以为陪伴就是和儿子待在一起,其实那样自己只作对了一半,那只是行为上的,我需要在意识上和儿子保持在同一个频道,关注他所关注的事,哪怕是他在玩弄地上的小石块,我需要思考他为什么对它这么好奇,他的摆弄是有意识的,是有自己角色带入的。根据对他行为的观察和理解,我能想到行为背后的信号,这也就是学习故事第一阶段的“观察”。我从一开始的无视和不理解转变为停留观察,试着不带任何成人观点的进入他的世界。这样一直尝试下来,我发现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丰富,孩子的眼睛是那么敏锐,总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一面,就像曾经儿子对着洗脸盆看了好久,当我喊他离开时,他突然问我为什么水从洞洞留下的时候是转着圈留走的。这样的发现一次次让我震惊,一次次提醒自己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工作”。
  行为活动中我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儿子的兴趣,这也就是“学习故事”中强调的“推动”,儿子喜欢轨道交通,我会想除了带他去车站看火车,坐有轨电车,参观与此相关的博物馆外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于是我们会安排长途旅行,坐很久的绿皮火车,寻找与此相关的绘本图书,探秘火车餐厅,哪怕不是为了吃饭也要去看看。在他人看来这样是不是太过于疯狂,但我们很快乐,在这过程中也丰富了儿子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发散了思维,有了识字兴趣,对建筑物有了好奇,就这样一个兴趣点辐射出太广的范围,我再次认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20-12-19
  这次我学了《有效课堂教学与实践》。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有了好的很大的帮助和指明了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2020-12-14
mengvlog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9-06 22:28: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学习故事心得体会1 卢梭说:在幼儿教育的源头丢下一朵鲜花,它会香飘万里。我时常在想,我丢下了这样的鲜花吗?也许,学习故事让我闻到了这样的芬芳。接触学习故事是从骨干班的学习开始的,开始尝试着寻找“哇时刻”、尝试着按照“注意、识别、回应”的方式去记录孩子的行为,但这只是被动的接受着,随着...

  •  Ava学姐的学习指南 教师的经典教学叙事感想

    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进而达到最终灵活较好掌握物理知识目的,可谓“一石二鸟”之良好效果。 教师的经典教学叙事...

  •  温屿17 收得下过去,给得了未来

    学了叙事五年多,感觉朋友越来越真;学会尊重别人,也受到别人无比尊重;从小到大有无数奇怪的想法,现在会接纳自己奇离古怪的想法……叙事的可塑性,在于:人就是人,问题就是问题 学了叙事后,淑红没有脱落的个案 个案已经谈了45分钟,还要求说,继续让她讲下去……因为叙事,它营造了一种氛围,一...

  •  会哭的礼物17 【教育叙事】觅得“活水”向远方

    华罗庚曾说过:“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崇山峻岭。”所以,要想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上得到提升,学习必须坚持不懈。专业成长路上,只有学习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只有汗水是最好的营养品。努力提升,终身学习是教育之根基。三、情怀良知,阅读写作,...

  •  心理大师17 教育叙事感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这些就是我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进一步完善。 教育叙事感悟篇六: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课堂,班主任和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而班主任作为 家庭教育 和学校教育、学生教育的联系纽带,如何去做好学生以及家长的工作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与学生一道学习成长 1、主动沟通,...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心得体会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