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公式计算方法

一、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和公式...
求和公式计算方法
求和公式计算方法如下:
一、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2n-1)。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注意:以上整数。

二、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2n-1。通项公式为:an=a1+(n-1)*d。首项a1=1,公差d=2。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注意: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

三、求和方法
表格中需要求和时,很简单,我们一般会用SUM函数,选择求和区域,再向下或向右拖拉填充公式,完成整列或整行求和,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已经很简单的话,上图表格中,需要对1、2、3月的数据求和,我们可以选中G2:G15单元格区域,按Alt+=键,就搞定整列求和了。
如果你不仅对行进行求和,还要对列进行求和,直接选中求和数据区域和存放求和结果区域D2:G16单元格区域,按Alt+=键搞定行、列同时求和。
选中D1:F19单元格区域,也就是表格的数据区域,按Ctrl+G键,调出定位窗口,点击【定位条件】按钮,选择【空值】,最后点击【确定】返回工作区,小计求和单元格就被选中了。
2023-10-18
mengvlog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9-08 09:07: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ij=j∑i=j*(1+n)n/2;再算∑j*(1+n)n/2,i从1到n;∑ ∑ij=∑j*(1+n)n/2=((1+n)n/2)∑j=(1+n)^2*n^2/4。比如:∑Pi,其中i=1,2,...,T,即为求P1 + P2 + ... + PT的和。小写σ用于统计学上的标准差。西里尔字母的С及拉丁字母的S都是由Sigma演变而成。

  • 求和公式西格玛的用法:i表示下界,n表示上界, k从i开始取数,一直取到n,全部加起来。举例如下:∑(i=1,n=5)k=1+2+3+4+5=15。下界i写作下面的横线下面,上界写在上面的横线上面,k写在两个横线的中间,具体写法如下图:∑ (求和符号)英语名称:Sigma 汉语名称:西格玛(大写Σ,小写σ...

  • 等比例求和的公式为:S=a1+a2+a3+...+an。在等比例求和的公式中,S表示求和结果,a1,a2,a3,…,an表示等比例序列中依次的项。等比例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其中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将通项公式代入求和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到:S=a1+a1q+a1q^2+...+a1*q...

  • 公式:如果X、Y独立,则:E(XY)=E(X)*E(Y)。如果不独立,可以用定义计算:先求出X、Y的联合概率密度,再用定义。或者先求出Cov(x,y)再用公式 Cov(X,Y)=E(XY)-E(X)*E(Y),D(X±Y)=D(X)+D(Y)±2*Cov(X,Y)。性质:数学期望E(x)完全由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所确定。若X...

  • 求和法则:∑j=1+2+3+…+n。大写Σ用于数学上的总和符号,比如:∑Pi,其中i=1,2,...,T,即为求P1 + P2 + ... + PT的和。小写σ用于统计学上的标准差。举例如下:100←上界n。∑i = 1+2+3+4+5+···+100。i=1↘下界i。∑公式计算:表示起和止的数。比如说下面i=2,上面...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公式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