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从众和服从读书心得

意识最重要,知道自己是“社会人”,脱离不开社会上他人对我们的影响,接纳自己会受基因和社会情境的影响选择从众或者服从。同时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判断,哪些事可以从,哪些事不能从。比如,一群人一起学习心理学;比如,一群人学习心理学以后评判他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      ...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从众和服从读书心得
     

当全班同学都冷落一位腼腆害羞的女孩时,“我”怎么做呢?当全班男生都在谈论玩哪个游戏时,“我”会不会一起谈论呢?当领导说一位同事的“好话”时,“我”会怎么做?当老师批评一位学生不讲卫生,行为不端时,“我”会怎么做?当一群身边的志愿者加人环境保护的行列,我会怎么做?群体由具有不同特点的独特的个体组成,为什么我们会从众和服从?从众与服从是情境的影响,还是基因的遗传?这一章我们一起探讨从众和服从。

        从众,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服从,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外部力量施压而违心的从众行为。

        在许又新教授《心理治疗基础》中,第一页写到,每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只能说是一个“动物人”,只有通过人际相互作用才成为“社会人”——真正的人。在第五章基因文化与性别中,作者写到,人类的基因的传承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目的是保证自己的基因的生存。遗传下来的基因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例如:演化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人类把人都分为不同的等级和权威。同时,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人际互相作用,来应对外界的情境。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中,有65%的人服从了耶鲁大学的权威命令。 在阿施的群体压力实验中,即使看起来比较明显的错误,也有37%选择了从众。在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中,群体规范对个体的影响,成为植入的信念,影响个体以后的判断。

        从我们刚刚出生开始,我们就需要依附于他人才能生存,没有他人的存在,我们面临的可能是死亡。基因演化和情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希望获得群体的接纳,免于遭受拒绝。从众和服从是我们生存和繁衍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服从实验中反抗的35%的人呢?ta们的力量来源于哪里?人格,文化和社会角色。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说过,所有的心理事件都取决于个体的状态,同时取决于环境,尽管它们的相对影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差异。

        我们是群居性“社会化”的“社会人”,会受到从众和服从影响,怎么办呢?意识最重要,知道自己是“社会人”,脱离不开社会上他人对我们的影响,接纳自己会受基因和社会情境的影响选择从众或者服从。同时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判断,哪些事可以从,哪些事不能从。比如,一群人一起学习心理学;比如,一群人学习心理学以后评判他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暂时从众,调整关系。如果与朋友或父母的争论陷入僵局的时候,角色互换,在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之前,可以先试着重述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2022-06-29
mengvlog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6:19: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心得体会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