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暴力为案例进行的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第一种是“心理幼稚症”。张同学,男性,14岁,中学二年级。这位同学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一名中学优秀教师,从小对他进行严格的管教。小张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重点优秀学生。他为人文静温和,在亲戚和学校老师心目中是一名老实听话的好孩子。但是近两年来连续发生三件令人吃惊的事件。第一件,在巴士车...
以校园暴力为案例进行的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校园暴力,最近又成了此间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笔者在中国和新加坡从事心理辅导多年,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各种类型,不是一出现便与私会党有关。心理辅导员也应根据行为的不同类型,对症下药地予以处理。

  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引致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产生。

  第一种是“心理幼稚症”。

  张同学,男性,14岁,中学二年级。这位同学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一名中学优秀教师,从小对他进行严格的管教。小张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重点优秀学生。他为人文静温和,在亲戚和学校老师心目中是一名老实听话的好孩子。

  但是近两年来连续发生三件令人吃惊的事件。第一件,在巴士车边,无故将一名女乘客的裙子剪坏,被警察局训话和拘捕教育数天,后被母亲保按释放。第二件,时隔数日,自作主张用10元买进一辆来历不明的自行车,隔一周后又以同样价格出售给别人,再次被警局传讯训话。

  再隔数月,跟着一名同班同学到居民家中偷窃,他担任“把风”。被抓后追问他为什么行窃,小张不加思索地回答:“我知道偷窃是犯法的。因为他是我朋友和同学,不去不好意思”,“反正我不想偷”。

  这呈现“无知型”和“玩耍型”犯罪特点――缺乏深刻的动机和计划的犯罪行为,并不追求得到物质的满足。

  在心理中心检查,张同学外表正常,智商中上水平,无精神病理症状;但发现心理发育不成熟,想法幼稚单纯,心理认识水平低下,无理想追求,无成熟自我意识。这是“心理幼稚症”犯罪的典型例子。

  经过心理辅导、检查、咨询、老师帮助、家人加强教育,一年后逐渐好转,不再出现类似行为,顺利考上初级学院。

  小错不断成棘手问题

  第二种是“反社会性格缺陷”。

  小维,男生,中学四年级,17岁。

  他幼小时活跃好动,上课不遵守纪律,在课堂里有时无故起身来回走动,尖声喊叫,教师多次教育批评无效,父母经常收到老师投诉电话。进入初中后,更发展为动辄冲动打人,脾气粗暴急躁,不知道恐惧和危险,外号为“小霸王”。

  最近连续发生多次意外事件:用小刀乱划乱舞,将女同学手指划破,鲜血如注。第二天将另一位同学从高台上推下来,震惊全校。在教室内打闹,将铁制书桌打翻,压伤别人,险出人命。

  后来发现,小维从小无法无天,调皮捣蛋,屡犯错误。令人不安的是,屡教不改,当面检讨,事后不改,屡教屡犯,我行我素,不能自控自己的行为。父母为他其痛心哭泣,打过骂过,他在旁边若无其事。幼小时曾看过心理医生,怀疑他有“多动症”。

  这是很值得注意的案例。问题是,这名男生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其轻微违纪行为达不到犯罪的程度,无法司法惩戒。现有学校制度又缺乏有效的教育惩责手段,教师教育无效,辅导效果很差,成为教育领域一项棘手问题。

  最后我要举出一个上海实例,这是个轻微犯罪的案例,当事人送“工读学校”管教,结果是个教育有效的成功例子。

  小英,女生,15岁,初三学生。

  小英父母6岁前离婚,由父亲抚养。父亲是个商人,经常外出经商,让小英单独生活和求学。因为从小缺乏管教和父母亲温暖,她生活随便,爱虚荣和打扮,经济挥霍,读书不用功。中学一年级起,就偷窃同学钱财,乱交男友,发生性关系,还堕胎一次。学校教育无效,生怕她再次犯罪,送“工读学校”学习和管教。

  这是一所全寄宿制特殊学校。学生一律留宿在学校中,实行半工半读,一半是普通学校的课程学习,另一半是轻微劳动或集体文娱体育活动。

  小英在学校学习二年,表现好,提前出校,升入高中,以后考入普通大学,表现良好。

  这说明,青少年犯罪,尤其轻微犯罪,犯罪早期应该及时处理,控制,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犯罪源,才能有效制止再犯罪。犯罪是社会必然存在的问题,其责不在于家长和学校,关键在于正确处理。

  关注对社会的危害性

  校园暴力事件由来已久,至少有以下社会危害性,必须重视和纠治。私会党不过是校园不良行为中的一种形式,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有二大类:

  其一,违纪行为――违反校纪校规、打架、聚众闹事、赌博、酗酒、早恋乱爱、流氓习气行为、偷窃、欺骗、陷入“黄毒”和“私会党”等。

  其二,违法行为――盗窃、强奸、卖淫、伤人、杀人、私会党团伙和其他刑事犯罪等。从上海调查的资料,大致发生频度在1%左右。

  青少年并非成人,心理行为不成熟,犯罪偶发性机率大,社会危害性不大,不适合采用成人法律。他们的人生有一长段道路要走,各国都有青少年保护法,目的着重于挽救,从宽,让他们重新做人。

  不幸的是,现有学校对轻微不良行为和犯罪缺乏有力惩戒措施,辅导作用不够有力有效,管束困难。对特殊家庭、特殊父母(如离异、孤儿、特殊性格儿童等)不采取社会隔离、封闭学校的教育,教育困难,成效很差。

  “工读学校”是特殊教育,专收“问题学生”。学校采取封闭式教育制度,学生一律住宿过半军事式集体生活。教育课程同普通学校,升留学制度相同。

  教育队伍由教师(特殊有爱心者,对德育有经验)、警察局干警、民政部人员、心理辅导者、义工等组成。兼教又管,宽严结合,务使学生在德智体劳全面发展。

  问题学生由各校提名。针对道德品行有问题而屡教难改者、轻微犯罪行为又未严重犯法者、须接受预防性管教的学生,收住教育。

  教育或住宿学校时期可从一年到三年,视学生行为道德表现。而离开学校后,社会不应该歧视,学历相同。这样的教育,在中国各地和上海已推行10至20年,效果良好。2007-07-11
都该杀2007-07-11
mengvlog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9-06 04:58: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百度网友3bf0c0b93a 我们要演一个模拟法庭,我当原告。案例是电白县三中有关吴建国的校园暴力事件,谁能帮我写一份公诉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60条、第165条、第169条之规定,我(们)受×××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现对本案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如下意见,请 法庭注意。(结合案情重点阐述以下问题)一、根据法庭调查的情况...

  • 张同学,男性,14岁,中学二年级。这位同学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一名中学优秀教师,从小对他进行严格的管教。小张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重点优秀学生。他为人文静温和,在亲戚和学校老师心目中是一名老实听话的好孩子。但是近两年来连续发生三件令人吃惊的事件。第一件,在巴士车边,无故将一名女乘客的裙...

  •  宜美生活妙招 本溪市第四高中组织师生看《醒悟》微电影 抵制校园暴力 营造阳光校园

    活动目的:本溪市政法系统关工委会同本溪电视台法治本溪栏目,组织学生观看《醒悟》微电影,主要目的是进行“抵制校园暴力、营造阳光校园”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式:活动由市政法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代剑主持,通过微电影的形式,以真实案例展示校园霸凌案件及其法律后果,警示学生认识到校园霸凌的危害。

  •  谷艾文艺苑 《所罗门的伪证》:审判与正义,谢谢你,屠龙少年

    《所罗门的伪证》:审判与正义 《所罗门的伪证》是一部深刻探讨社会、人性与正义的推理小说。故事围绕一起发生在城东第三中学校园内的学生死亡事件展开,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揭示了事件背后的真相,以及人性中的善与恶、虚伪与真实。小说以一个关于审判的故事开篇,塔罗牌中的“审判”牌象征着事情的转变和...

  •  文暄生活科普 《所罗门的伪证》:审判与正义,谢谢你,屠龙少年

    故事中,屠龙少年最终选择用校园法庭审判的方式揭露真相。然而,读者可能对这个结局感到不解,因为它似乎不合逻辑,甚至可能显得有些儿戏。宫部美雪通过这个设定,对社会的不作为、警察的草率结案和媒体的流量至上的行为进行了讽刺。读者在阅读中被引导去思考,现在的屠龙少年,以后是否也会变成恶龙?校园暴力是...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心得体会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