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动脉压三种计算公式

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为:1/3收缩压+2/3舒张压,也可在舒张压基础上加1/3脉压差,也就是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3。动脉压简介: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主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帕Pa或千帕(kPa),以往常用毫米汞柱来表示。大动脉的...
平均动脉压三种计算公式
平均动脉压三种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为:1/3收缩压+2/3舒张压,也可在舒张压基础上加1/3脉压差,也就是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3。
动脉压简介:
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主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帕Pa或千帕(kPa),以往常用毫米汞柱来表示。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具有重要缓冲作用。

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心室收缩射血和血液流向外周所遇到的阻力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心脏收缩所做的功一部分用于流速,一部分产生侧压,但如果没有外周阻力,血液即迅速向外周流失,不能保持对大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搏出量:
在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当左心室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加时,在心缩期进入到主动脉和大动脉的血量增多,管壁所受的侧压力增大,收缩压明显升高。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被扩张的程度大,心舒期其弹性回缩力量也大,推动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加。

因此,到心舒期末,主动脉和大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加并不多,故舒张压虽有所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大,因而脉压增大。反之亦然。临床上左心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外周阻力:
如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增加时,即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缩小。阻止动脉血液流向外周,使心舒期未主动脉和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高。在心缩期内,由于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缩期内仍有较多的血液流向外周。
故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因而脉压减小。反之亦然。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大多是由于阻力血管广泛持续收缩或硬化所引起,此时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较明显。
2023-09-14
mengvlog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9-09 02:07: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公式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