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收入总额涵盖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不征税收入如财政...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收入总额涵盖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不征税收入如财政拨款;免税收入像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各项扣除包含成本、费用、损失等,且需合法合规、有凭证支持;以前年度亏损可在规定条件下抵减当年应纳税所得额。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按照税法规定需作调整的项目金额。先按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出利润总额,再比较会计与税法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将会计口径的利润总额调整为税法口径的应纳税所得额。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时,还需注意:
收入确认:依据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准确确认各项收入。费用扣除: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可扣除,但部分费用受税法规定比例或限额限制。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减免税、加计扣除等优惠,影响最终应纳税额。跨期事项处理:跨年度的收入和费用按税法规定合理处理,确保税款计算准确合规。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