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矩计算公式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弯矩计算公式
这个计算很简单。
1、首先计算出支点反力,因为荷载对称所以左右支点反力都是220×5.3=1166KN
2、列出弯矩方程:左→b左,Mb左=1166X-220X×X/2=1166X-110X² 0<=X<=5.3
b左→c左,Mc左=1166X-220×5.3×(X-5.3+5.3/2)=1166X-1166×(X-2.65)=3089.9KN-m
3、分别计算,找出弯矩最大值,①Mb左=1166X-110X² ,Mb左‘=1166-220X,令Mb左’=0,
得:X=5.3,则Mb左最大值为Mmax=3089.9KN-m
②Mc左=3089.9
4、所以,图中最大弯矩就是3089.9KN-m
至于挠度计算,这个与图中的梁的截面尺寸和梁的材料有关,这里不能计算出来的。2014-04-13
弯矩计算公式为M=θ·EI/L,θ转角,EI转动刚度,L杆件的有效计算长度。
运用均布载荷计算弯矩的公式可以简单认为M=(q*x^2)/2,x是均布载荷的长度。其来历是:q*x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合力F,单位为N,合力的作用点位于载荷作用的中点,故F的力臂为x/2米,从而弯矩M=(q*x^2)/2。
两端支座仅提供竖向约束,而不提供转角约束的支撑结构。简支梁仅在两端受铰支座约束,主要承受正弯矩,一般为静定结构。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支座移动等都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受力简单。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基数级跨中弯距Mka:
Mka= (Md+Mf) × VZ/VJ+ΔMs/VJ -Ms
Mka= (Md+Mf)×1.017/1.0319+△Ms/1.0319-Ms
=(17364.38+0)×1.017/1.0319+4468.475/1.0319-164.25 = 21279.736(kN·m)
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距:
Mk= (k(Mz+Md+Mh+Mf) -Mz) × VZ/VJ+ΔMs/VJ -Ms
Mk=(k(Mz+Md+Mh+Mf) -Mz)×1.017/1.0319 +△Ms/1.0319―Ms
=(k (31459.38+17364.38+24164.75+0)-31459.38)×1.017/1.0319+4468.475/1.0319-164.25
=71934.601×k-26839.0389(kN·m)
计算静活载级系数:
Kb = [Mh/(1+μ) +Mz+Md+Mf]/(Mh+Mz+Md+Mf)
Kb= [24164.75/1.127+31459.38+17364.38+0]/ (24164.75+31459.38+17364.38+0)
=0.96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支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弯矩
2019-12-12
弯矩计算公式:Mmax=FL/2。 (Mmax表示最大弯矩,F表示外力,L即为力臂)。
弯矩图用来表示梁的各横截面上弯矩沿轴线的变化情况。总结规律如下:
(1)在梁的某一段内,若无分布载荷作用,即q(x)=0,由d²M(x)/dx²=q(x)=0可知,M(x)是x的一次函数,弯矩图是斜直线。
(2)在梁的某一段内,若作用分布载荷作用,即q(x)=常数,则d²M(x)/dx²=q(x)=常数,可以得到M(x)是x的二次函数。弯矩图是抛物线。
(3)在梁的某一截面内,若Fs(x)=dM(x)/dx=0,则在这一截面上弯矩有一极值(极大或极小)。即弯矩的极值发生在剪力为零的截面上。

扩展资料
一般而言,在不同的学科中弯矩的正负有不同的规定。规定了弯矩的正负,就可以将弯矩进行代数计算。
在列弯矩计算时,应用“左上右下为正,左下右上为负”的判别方法。凡截面左侧梁上外力对截面形心之矩为顺时针转向,或截面右侧外力对截面形心之矩为逆时针转向,都将产生正的弯矩,故均取正号;反之为负,即左顺右逆,弯矩为正。
对于土木工程结构中的一根梁(指水平向的构件),当构件区段下侧受拉时,称此区段所受弯矩为正弯矩;当构件区段上侧受拉时,称此区段所受弯矩为负弯矩。
梁的支座反力和弯矩都是荷载(q、M0)的一次函数,即反力或弯矩与荷载成线性关系。这时,g、M0共同作用F所产生的反力或弯矩等于g与M0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反力或弯矩的代数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弯矩
2019-12-12
2019-04-26
如图所示:

2014-04-13
弯矩是受力构件截面上的内力矩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弯矩是一种力矩。另一种解释说法,就是弯曲所需要的力矩,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压),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压)。它的标准定义为: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偶矩。

计算公式M=θ·EI/L,θ转角,EI转动刚度,L杆件的有效计算长度。2019-12-23
mengvlog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9-07 22:10: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弯矩计算公式:Mmax=FL/2。 (Mmax表示最大弯矩,F表示外力,L即为力臂)。弯矩图用来表示梁的各横截面上弯矩沿轴线的变化情况。总结规律如下:(1)在梁的某一段内,若无分布载荷作用,即q(x)=0,由d²M(x)/dx²=q(x)=0可知,M(x)是x的一次函数,弯矩图是斜直线。(2)在...

  •  轻樱123 弯矩怎样计算?

    弯矩计算公式为M=θ·EI/L,θ转角,EI转动刚度,L杆件的有效计算长度。运用均布载荷计算弯矩的公式可以简单认为M=(q*x^2)/2,x是均布载荷的长度。其来历是:q*x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合力F,单位为N,合力的作用点位于载荷作用的中点,故F的力臂为x/2米,从而弯矩M=(q*x^2)/2。两端支座仅...

  •  翡希信息咨询 弯矩计算公式

    弯矩的计算公式为M=θ·EI/L,以下是关于弯矩的详细解释:定义:弯矩是受力构件截面上的内力矩的一种,即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系的合力偶矩。它的大小为该截面截取的构件部分上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矩的代数和。正负约定:构件下凹为正,上凸为负:这是基于构件变形方向的约定。上部受压为正,下部受压...

  • 简支梁的弯矩计算公式是 M = FL/4,其中M代表弯矩,F代表作用在梁上的力,L代表梁的长度。这个公式适用于只有一个集中力作用在梁上的情况。如果有其他载荷作用在梁上,需要将它们拆分成若干个集中力,并分别计算它们产生的弯矩,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的弯矩。此外,如果梁的截面发生变化或者梁的材料发...

  •  我要成名100 有谁知道两端固定,上面受均布荷载(q)的板(L),跨中弯矩是多少?

    两跨梁,上部为均布荷载q,梁长L,计算公式如下:梁两端简支:跨中弯矩M=qL2/8 梁两端固定; 支撑弯矩M=qL2/12,跨中为qL2/24.其推理过程为:根据力法原则,从中断开,则梁变成外挑,固端弯矩M=qL2/8.根据平衡方才,需要附加的弯矩为-qL2/24。简单的说,它就是均匀分布在结构上的力(载荷...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公式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