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验和体会如下:首先,围绕评分标准,强调项目书的逻辑清晰、可视化强、层次分明,便于评审专家快速理解。研究方向应与资助重点领域紧密相关,通过突出与重点领域的契合点,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在学术绩效方面,如实陈述以往成果,对于高被引论文、VIP文章或封面文章等,可强调其重要性。创新能力需通过研究...
2023博新进入会评,最终获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B档,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在2023年,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实行了分档分类资助,分为A、B、C三档,资助期为两年。其中,A档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8万元人民币(额外配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每人8万元);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人民币;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若博新计划通过函评进入会评但未获得资助的人员,且符合相应条件,可自动获得B档资助,无需再次申报。国家博士后科研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群体获得资助的机会增加。
我的情况是,于2022年6月博士毕业,7月进入某985高校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该学校材料科学为双一流学科,世界排名前1‰,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与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合作进行研究。
在此次申请博新计划过程中,结果为通过函评进入会评,但未能最终获得资助。根据今年的改革,通过审核后自动获得B档资助(每年18万元,两年共36万元)。
在申报与评审过程中,建议认真研读当年发布的通知,严格遵守时间节点、限制性政策以及项目书撰写要求。2023年由于全国博管办网站维护更新,申报的各个时间节点有所推迟,最终结果公布也较往年晚一些。
博新计划的评审环节分为函评和会评,会评时无需入选者进行线上或线下PPT答辩,而是由评委专家自行评审,最终公布入选名单。2023年共有约1000人进入会评,最终约500人获得博新计划资助,剩余未入选者,经审核符合条件者自动获得B档资助。
在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中,需重点围绕五个部分的要求和得分,包括学术绩效、创新潜力、合作导师学术水平、科研平台条件以及研究方向的前沿性。项目书内容应包括研究计划、研究基础、创新性以及研究对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具体部分及要求请参考当年的下载模板。
个人经验和体会如下:首先,围绕评分标准,强调项目书的逻辑清晰、可视化强、层次分明,便于评审专家快速理解。研究方向应与资助重点领域紧密相关,通过突出与重点领域的契合点,增强项目的吸引力。
在学术绩效方面,如实陈述以往成果,对于高被引论文、VIP文章或封面文章等,可强调其重要性。创新能力需通过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可行性和独立性进行展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平台条件应包括导师的人才称号、近3年科研成果、承担的重大项目等信息,同时,如果导师有在CNS正刊上发表的文章,即使不是3年内,也可考虑列出。
总结建议如下:认真研读申报通知,按要求准备项目书,与他人交流经验,确保内容条理清晰,紧扣评分要求,研究方向与资助重点领域保持一致。项目书应多次打磨修改,提高质量。与导师和同行多交流,获取不同视角的反馈。选择适合的研究领域和资助领域,合理规划申报。在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项目书质量以及导师平台水平方面,应重点关注。
预祝各位科研顺利,申报成功。时代学者已建立博新计划和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申报交流群,欢迎加入交流。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