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符号文本,如文字、叙事等,其有效性取决于结构的合一性、概念的一致性等七个特性。沉默和寂寞等无形感知也能成为符号,通过解读赋予意义,甚至可以被商业化。符号学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到心理分析的象征解析,都是符号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符号学第一章】什么是符号?
符号,作为意义的表达工具,是文化与人类活动的核心要素。它不仅是具体事物的象征,如愤怒的拳头,更是一种符号过程,包括表意、传达和解释。在当代社会,符号的力量超越物质生产,体现在旅游、品牌和符号行为等文化消费中,甚至成为争夺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的关键因素。
符号学研究的焦点是符号活动,它与语言学、叙述学密切相关,但更关注非语言和非叙事的符号。作为人文社科的数学,符号学为文化研究提供了通用的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现象学等并列为二十世纪初文化研究的重要支柱。它的发展历经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模式、皮尔斯的符号根据性理论,以及巴赫金的文化形式分析等阶段。
符号的内涵丰富多样,既包括自然和人造事物,也包括纯符号事物,如玉玺和牛人抽烟烧人民币等,这些都是使用性与表意性结合的产物。符号化过程涉及发送者、符号信息和接收者的互动,形成符号文本,如文字、叙事等,其有效性取决于结构的合一性、概念的一致性等七个特性。
沉默和寂寞等无形感知也能成为符号,通过解读赋予意义,甚至可以被商业化。符号学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到心理分析的象征解析,都是符号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