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第一宇宙速度公式 V = √(gR) 的推导,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描述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以最小的发射速度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情况。这个速度的计算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受到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其的引力。当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时,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这个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 向...
进一步整理上一步得到的等式,得到v=√。总结: 第一宇宙速度公式V=√gR是通过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引力定律推导而出的。 这一公式表明,在质点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时,使其做圆周运动的速度v等于√,其中g是地球的重力加速度,R是地球半径。
在地球表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mg=GMm/R^2,即:g=GM/R^2,则:GM=gR^2 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时的物体,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GMm/R^2=mv^2/R 所以:v=√GM/R,将GM=gR^2带人得:v=√gR
GMm/r^2=m*v^2/r 其二,忽略地球自转,引力=重力:GMm/r^2=mg 联立推出:v=sqrt(gr)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因为:物体所受重力=万有引力=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力 即mg=GMm/r^2=mv1^2/r 所以呢:v1=√gR,再代入g=9.8(m/s^2),R=6.37×1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