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学 1. 胡克定律:f = kx,其中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G = mg,其中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3. 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两个分力垂直时,合力范围:|F1 - F2| ≤ F ≤ F1 + F2。合力大小...
高中物理公式全部
一、力学
1. 胡克定律:f = kx,其中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G = mg,其中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
3. 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两个分力垂直时,合力范围:|F1 - F2| ≤ F ≤ F1 + F2。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小于分力或等于分力。
4. 物体平衡条件:F合=0 或 Fx合=0, Fy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 摩擦力的公式:滑动摩擦力:f = mN(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6. 万有引力:F=G(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7.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8. 匀变速直线运动:Vt = V0 + a t, S = vo t + a t2。
9. 自由落体运动:V0=0,a=g。
10. 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1.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wR=2πf R, 角速度:w=2πf, 向心加速度:a = 2π2 R, 向心力:F= m a = m 2 R。
12.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3. 功:W = Fs cosα(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α是F与s的夹角)。
14. 动能和势能:动能:mv²/2, 重力势能:Ep = mgh(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5.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1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17. 功率:P = Fv cosα(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18. 功能原理: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
19. 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20. 物体的动量:P=mv。
21. 力的冲量:I=Ft。
22. 动量定理:F合t=mv2—mv1(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23. 动量守恒定律:+m2v2 = m1v1’+m2v2’(注意设正方向)。
24. 简谐振动的回复力:F=-kx。
25. 单摆振动周期:T = 2π√(l/g)。
26. 弹簧振子周期:T = 2π√(m/k)。
27. 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
二、电磁学
(一)电场
1. 库仑力:k = 9.0×109 N·m²/c²,静电力恒量。
2. 电场强度:E = kq/r²。
3. 电势,电势能:φ = kq/r,Ep = mgh(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4. 电势差U,又称电压:UAB = φA - φB。
5. 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WAB = q UAB。
6. 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7.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
8. 电容器的电容:C = Q/U,电压不变。
(二)直流电路
1. 电流强度的定义:I = q/t,微观式:I=nevs。
2. 电阻定律:R = ρl/A,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
3. 串联电路总电阻:R=R1+R2+R3,电压分配:U1/U2 = R2/R1,功率分配:P1/P2 = R2/R1。
4. 并联电路总电阻:1/R = 1/R1 + 1/R2,电流分配:I1/I2 = R2/R1,功率分配:P1/P2 = R1/R2。
5. 欧姆定律:U=IR,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E/r。
6. 电功和电功率:W=IUt,P=IU。
(三)磁场
1.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B来表示:B = μ0I/2πr。
2. 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安培(右手)定则决定。
3. 磁场力(1)安培力:F=BIL(B^I),方向:左手定则。
4. 磁通量:Φ = BS,有效(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
(四)电磁感应
1. 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动势。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dΦ/dt。
3. 转杆电动势公式。
4. 感生电量。
5. 自感电动势。
(五)交流电
1. 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2. 电动势最大值:E = N m ω,正弦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 = Imsin(ωt+φ)。
3. 正弦交流电有效值: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 倍。
4. 理想变压器。
5. 感抗、容抗。
三、光学
(一)几何光学
1.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干扰,保持各自的规律传播。
3. 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传播规律(1)光的反射定律;(2)光的折射定律;(3)全反射。
4. 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反射或折射。
(二)光的本性
1.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
2.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现象。
3.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单个光子的个别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规律表现为波动性。
四、原子物理
1. 氢原子能级,半径:E1= -13.6eV,能量最少,rn=n²r1,r1=0.53 m。
2. 三种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
3. 半衰期:T = ln(2)/λ,λ=λ0(1/2)n。
4. 质子和中子的发现。
5. 质能方程:E=mc²。
6. 重核裂变、氢的聚变。
六、狭义相对论
1.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狭义相对性原理;(2)光速不变原理。
3.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同时”的相对性;(2)长度的相对性;(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4)相对论的时空观。
4.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相对论质量、质能方程。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