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有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和善而坚定。和善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抵消坚定给孩子带来的挫折感。而坚定则给孩子立下了一个规矩,使他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抵消了和善可能带来的没有边界。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管教孩子的具体方法。其中心都在于,解决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
62 读书心得《正面管教,思想先行》
问题一:尽管你曾经遭到惩罚,曾经被误导,可你现在仍然“挺好”,是吗?你现在怎么看待这种想法。
是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挺好”,尽管我们小时候受到过惩罚。并且能对小时候的惩罚开怀大笑——甚至会说那是我们应得的。然而,如果当初允许我们从错误中学习,我们现在应该比“挺好”更好。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惩罚可以把人培养成现在的“挺好”,而非惩罚性管教会把人培养成好的多,或者说更好。
以斯坦在上小学五年级时一次考试作弊的事为例,我们来分析惩罚带给斯坦的是什么?对他有怎样的帮助?
其实对于斯坦来说,当事情发生时,他已经决定不再作弊了。当着全班人的面被抓住作弊,那种内疚和尴尬已经足以让我们接受教训了。而惩罚只是增加了他的内疚和尴尬,甚至让他担心会让父母失望。由此可见,错误发生时,惩罚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如果当时老师采用的是非惩罚性管教的方式,比如:询问他作弊的动机,并为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告诉他通过考试要做些什么。通过这样非惩罚性的管教,帮他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或者,如果父母能相信他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并肯定的告诉他,不论他做了什么都会一如既往的爱他,让他恢复信心。结果是不是会更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非惩罚性养育方式并不意味着“放过”孩子的错误行为,它只是意味着,在一种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从而使孩子能够从中学习,并持续成长。
大多数人尽管在小时候受到过惩罚,但现在也“挺好”——而如果他们能在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下从错误中学习,他们或许会学到更多。因为所有的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和善而坚定”和“无条件的爱”结合起来将会拥有强大的力量。
问题二:看完此书后,你认为这本书值得反复读吗?
有这样一句话,至要莫如教子,意思是没有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事了。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我曾经和一位朋友深入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朋友说了一句让我很震惊的话: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真想把两个孩子回炉重造。其实,我也有过相同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不够爱孩子吗?是因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用心吗? 我想都不是。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且以自己所能的方式去爱孩子。但是,为什么用心过后往往事与愿违呢?出现这些问题,是谁之错?是孩子的问题吗?直到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才恍然明白,我们正在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或者说我们只是在努力用错误的方法把孩子培养成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样的做法似乎是南辕北辙。
焦校长这两天发到家庭教育公益群里一句话,我觉得很犀利,也很值得深思:人们养只猫养条狗养头猪都还要讲究技术,可很多人养孩子却一点技术含量也不讲究,这很不科学。确实如此。这个暑假,也常听到家长和朋友抱怨,抱怨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等等,家长们软硬兼施却无济于事,几乎快要崩溃。在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所有最令人讨厌的孩子,正是最需要关爱的孩子。这句话给了我很大触动,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够好,而是我们父母做的不好。于是,假期里,我把此书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并把它推荐给了我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希望更多家长获益,明白怎样管教孩子才是真正地爱孩子。并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面管教有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和善而坚定。和善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抵消坚定给孩子带来的挫折感。而坚定则给孩子立下了一个规矩,使他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抵消了和善可能带来的没有边界。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管教孩子的具体方法。其中心都在于,解决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感受,平等地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总之,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去读的好书。
愿我们通过此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真正做到思想先行,行动跟进。
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