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如当头炮口诀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宜用心机 象棋易学最难精,妙着神机自巧生。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更熟此书胸臆内,管教到处有芳名 中炮局 起炮在中宫,观棋气象雄。马...
中国象棋如当头炮口诀
象棋谱式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官。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
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宜用心机

象棋易学最难精,妙着神机自巧生。
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
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
更熟此书胸臆内,管教到处有芳名

中炮局

起炮在中宫,观棋气象雄。
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
象要车相附,卒宜左右攻。
居将炮车敌,马出渡河容。

士相局势

炮向士角安,车行两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在后为先。
集车拿士相,仍教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不为难。

飞炮局势

炮车边塞上,临阵势如飞。
虚隙井图象,冲前敌势危。
绝敌寻先子,无语自沉吟。
车将车破敌,变化少人知。

象局势

象局势能安,行车出两边。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炮急常行动,上士必相圆。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行。
势成方动炮,攻敌两河边。
劝君依此诀,捉将有何难。

破车势

一车在中营,鸳鸯马上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胜宜得先

得子得先名得胜,得子失先却是输。
车前马后须相应,进退应须要付车。

《棋经论》 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如车前马后,发炮逐卒;如电掣雷,炮铺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跃。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士角炮,急使车冲;当关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心进卒;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最宜。马飞过角,车便巡河。未得路莫离本位,已得势便可争先。鸳鸯马,内顾保塞;骑河炮,河岸拦车,禁子得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等他车路;背立将,忌炮来攻。我势弱勿轻进;彼势强弃便攻。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输手。急赶将有后着可行;慢入悻无内子宜动。士象全或可求和;士象亏兑他车卒。算隐着,要成杀局,使急着,恐悻不完。得先时,切忌着忙;输棋时,还叫定心。子力猛,局中寻胜;子力宽,即便求和。学者详察于斯言,可为国手矣。

(象棋最重要的是自己积累经验~~多寻人切磋~~最好是比自己水平高但不高太多的人下~~你的水平会提升很快的~~象棋对你来说毕竟只是爱好~~摆谱等不必重视~~经验最重要)2016-10-21
象棋:玩好当头炮,其实很简单,两句口诀厉害无比

2020-12-26
mengvlog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9-06 10:51: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腾云新分享 中国象棋当头炮口诀

    第一种口诀: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一开局就把炮摆在中路,形成强大的压制力,这是最主动的进攻布局。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要用马来保护中路的兵,同时及时补士相做好中路防守,别让对手轻易突破。象要车相护,卒宜左右攻:双象需要车的配合来防守,左右两边的兵要灵活推进,形成侧翼配合。

  •  文暄生活科普 象棋十大阵法口诀

    以下是象棋十大阵法口诀:1. 当头炮诀:“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这是一种常见的走法,直接威胁对手的中卒,表现出刚猛直爽的风格。2. 士角炮诀:“炮向士角安,车行二路前。过河车炮上,炮又马相连。车先图士象,马将炮向前。”这是一种利用士角位置的战术,借助车和马的配合攻击对方。

  • 1. “车走直、马走早迅镇斜、炮打隔子、象飞田”:这句口诀广为人知,涵盖了车、马、炮、象四个兵种的基本走法规则。2. “二将不对面”:这句口诀强调了象棋中最重要的规则,即双方将帅不能直接面对面,无遮挡地处于同一条纵线上。3. “当头炮马来跳”:这句口诀描述了象棋开局常用的应对方...

  • 下象棋十句口诀完整版:1. 当头炮。炮开局先行攻击对方中心位置,威胁中卒。2. 连环马。双马互为照应,占据有利位置,形成攻势。3. 跳马局。开局快速跃马进攻对方底线或近体保护,保证控制力。4. 抢先守势。率先站稳一方防守要地,守中带攻,以求稳妥发展。5. 开局直出车。直接出车进攻,利用车的快...

  • 象棋技巧的十句口诀包括:车走直、马走斜、炮打隔子、象飞田;二将不对面;当头炮马来跳;车坐中心马挂角,神仙难解这一着;三步不出车臭棋;残局不走低头车;马退窝心老将发昏;鸳鸯马内顾保塞;车扶马行炮在后,要防丝线牵河牛;车明马活炮架好,子不重行重步调。这些口诀涵盖了象棋的基本...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口诀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