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学符号发展历史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的完善成为数学发展的关键奠基时期韦达的符号代数的确立标志着数学符号化的开始,他的符号意识给数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学也进入了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的发展时期形式化时期符号的规范化、形式化成为现代数学发展的有力工具,数学开始沿着模式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数学发展需要以数学符号的发展...
现代数学符号发展历史
符号化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因此分析数学符号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作用就会有很大意义数学符号主要有三个发展时期,在各个时期数学符号又有不同的发展特点,由此带来数学发展的层层递进萌芽时期数学符号以数字符号的发展为主,主要表现在六个古代文明的数字系统的发展,以及他们各自数学的发展,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的完善成为数学发展的关键奠基时期韦达的符号代数的确立标志着数学符号化的开始,他的符号意识给数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学也进入了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的发展时期形式化时期符号的规范化、形式化成为现代数学发展的有力工具,数学开始沿着模式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数学发展需要以数学符号的发展作为其载体,因此最后从历史的角度来讨论数学符号的特征与分类及影响因素,从分析中可以看到数学符号是怎样通过自身的演变与发展来影响整个数学发展的
标题:数学符号数学发展史符号意识2012-05-09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 任意号
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任意号来源于英语中的any一词,因为小写和大写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将其单词首字母大写后倒置,如图所示。2012-05-09
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 任意号
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任意号来源于英语中的any一词,因为小写和大写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将其单词首字母大写后倒置,2012-05-09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 任意号
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2012-05-09
mengvlog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11-03 08:22: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符号化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因此分析数学符号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作用就会有很大意义数学符号主要有三个发展时期,在各个时期数学符号又有不同的发展特点,由此带来数学发展的层层递进萌芽时期数学符号以数字符号的发展为主,主要表现在六个古代文明的数字系统的发展,以及他们各自数学的发展,印度阿拉伯数字系...

  •  河传杨颖 数学符号是如何演变的?有哪些发展史?

    关系符号 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即约等于),“≠”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

  •  唔哩生活 数学符号的由来是什么?

    1. “+”号,诞生于15世纪的德国,由数学家魏德美所创。这个符号的形状是在横线上加上一竖,它代表了增加的概念。2. “-”号,同样出自魏德美之手。这个符号由加号减去一竖而成,用以表示减少。3. “×”号,最早由18世纪的美国数学家欧德莱使用。这个符号表示了一种增加的方式,其斜置的形式源...

  •  阿瑟5538 数学符号的发展历程

    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代数学通用两种。一个是“

  •  海南加宸 符号创始人是谁?

    魏德曼的创新最初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理解数学表达式。然而,荷伊克将其应用推广,使之成为数学表达式中的标准符号。这种转变不仅简化了数学计算的过程,也促进了数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符号逐渐被全球范围内的数学家所接受,成为现代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使用不仅方便了...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符号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