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刑事案件的司法文书中,也出现了表情符号。例如,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祝某祥、邓某伟、彭某等组织卖淫罪二审刑事裁定书》中,就明确提到了刘某等人“在卖淫活动后多次向祝志祥的微信号发送微笑等表情符号用于报账”。此外,在涉及贷款和房屋租赁纠纷的判决书中,也分别对[ok]和[太阳]等表情...
微信表情符号已写入判决书。报道称,在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中,对一起涉及微信表情的合同纠纷案作出了判决。作为创作者的卢泓于2018年4月24日向深圳市道一影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田民发送其创作的歌词。后者表明其在路上后,发送了微信表情符号[强]。“结合双方的前后聊天内...
“结合双方的前后聊天内容,一审法院认为该微信表情符号[强]并非是对卢泓歌词的认可,而是属于礼貌性回复,不能作为卢泓交付的歌词符合诉争合同约定的依据”,上述判决书如是写道。而在另一份民间借贷案的判决书中,贷款人张辉锋给借款人闫浩发微信,罗列了后者的借款明细。闫浩则回了一个表情符...
表情符号写入判决以后有什么难点?虽然表情被纳入了判决之中,但是行使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表情符号的表意文字解释非常主观,没有共同的标准,这使得法院难以准确“翻译”当事人的实际意思。表情符号的表意文字解释非常主观,没有共同的标准,这使得法院难以准确“翻译”当事人的实际意...
刘某因在微信上回复“OK”表情手势而成为被告是合理的。原因如下:表情手势被视为承诺:在此案件中,刘某对郭某要求其作为小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的微信消息,回复了“OK”微信表情手势。法院认为,这表明刘某同意作为此笔债务的担保人,因此有义务在小伟逾期未偿还借款时承担借款偿还责任。合同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