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々”这个符号代替。汉字历来有简写的习惯。在非正式书写时遇到叠词,便一般把后一个字改为“々”。如:香香甜甜的蜜糖,在一般书写时,写作“香々甜々的蜜糖”。但 “々”一般习惯用于行书写法,即多在速记时使用,并不正式,即不适用于楷体。
随便两个字一样,写了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怎么用符号代替省略不写?
可以用“々”这个符号代替。
汉字历来有简写的习惯。在非正式书写时遇到叠词,便一般把后一个字改为“々”。如:香香甜甜的蜜糖,在一般书写时,写作“香々甜々的蜜糖”。但 “々”一般习惯用于行书写法,即多在速记时使用,并不正式,即不适用于楷体。
扩展资料:
々是一个汉字替代符号。々实际上是“同”字的异体字“仝”的草书体变化而来,是一个汉字替代。作为反复记号,々的读音是读被反复的字的读音。
々可以使用智能ABC的"v1"打出来;
亦可以使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在符号库里找到,具体步骤是:菜单→表情&符号→特殊符号→中文字符→々。
也可以在搜狗拼音中使用v1把这个“々”打出来。
或者 按住Alt+41385即可。
少数汉字中仍保留了“重文符”,如:枣。或在简化中使用了“重文符”,如:谗谗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々
2018-12-08
可以用“々”这个符号代替。
汉字历来有简写的习惯。在非正式书写时遇到叠词,便一般把后一个字改为“々”。如:香香甜甜的蜜糖,在一般书写时,写作“香々甜々的蜜糖”。但 “々”一般习惯用于行书写法,即多在速记时使用,并不正式,即不适用于楷体。
扩展资料
说明
1、在日本,最初中国过去是用两短横表示叠字。
2、这种写法源自殷商甲骨文,周朝金文上也有。
3、西元前900年的西周史颂鼎上刻有「子=孙=」用来表达「子子孙孙」的含义。
4、日语资料上讲的是,两短横一直在汉字文化圈内作为叠字而使用,叫做「重文号」。
5、台湾有使用〃作为叠字符。正式文书是不用叠字符的。
6、汉字历来有简写的习惯。在非正式书写时遇到叠词,便一般把后一个字改为“々”。
7、如:香香甜甜的蜜糖,在一般书写时,写作“香々甜々的蜜糖”。
8、但 “々”一般习惯用于行书写法,即多在速记时使用,并不正式,即不适用于楷体。
9、相关谜语:稀奇稀奇真稀奇,没有哥哥哪有你;一日哥哥不在了,看谁能认得出你。
注:此符号在网络上亦做为分隔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々
2018-12-15
是一个类似于S形,么形的符号。在【沁园春雪】中就有惟余莽莽,顿失滔滔等采用,这种写法多在书法中常见2013-03-31
这个符号来源于日文。 日语字母表没有这个东西,“々”不是一个音,是一个叠字符号,佐々木=佐佐木, 表示两个相同汉字的重叠。当两个相同汉字相连时,为了书写上的简便,常用这个字(符号)来代替。 日文其实是从中文演变过去的,日本人总想方设法搞成与中文不一样,要创造一些特别的东西出来,这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吧。 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他们都在日本呆过挺长时间,就把这些东西带过来了。时间大致在1900年左右。2017-07-03
一般都是々这个!好像匆匆写成匆々2013-03-31
一般可以用“々”代替。2017-07-03
用这个叠字符:々2017-07-03
雍正的御批中就有这样的表示方法,可见早于1900年…来源于日本一说也存疑。2018-02-01
々 笨2013-04-01
~~~~~~~~~~~~~~~~~~~ 像 2 的那个20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