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补泻口诀

经络补泻口诀是指通过按摩经络来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人体的经络非常多,而且结构也是十分复杂的,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可以对身体起到治疗身体疾病以及保健养生的作用,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而按摩经络也是中医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一、什么叫经络的补泻 一般来说,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着经络按摩为泻...
经络补泻口诀
经络补泻口诀是指通过按摩经络来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人体的经络非常多,而且结构也是十分复杂的,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可以对身体起到治疗身体疾病以及保健养生的作用,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而按摩经络也是中医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
一、什么叫经络的补泻
一般来说,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着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二、经络疏通也有先后顺序
第一步要从疏通膀胱经入手
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说膀胱经是人体的总下水道,疏通它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
如果觉得自己身体还可以,气血还算足,就可以在膀胱经进行刮痧、拔罐,如果觉得自己气血不足,那就以艾灸为主。
第二步就是胆经、肝经、脾经、肾经(部位:腿内侧,腿外侧)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讲肝肾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为肾水不足以养肝木。肝木过旺又会克脾土,而且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一般情况都是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
疏通。而胆经又是肝火的排泄口,肝所承受的不良情绪须有胆经排除,胆经通则肝不伤。
第三步,心包经
心包经放在这里是因为心脏病一般发病较晚,而且心为君主之官,统领大局而不负责具体的事物,一般不会轻易动它。但如果有的人心脏病很明显,就要提前疏通心包经了。
当然,以上为一般保健的经络疏通顺序,不是绝对的。治病调理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因病而异。
三、经络不仅能治病,亦可诊断健康
经与穴都可以治病,也可作诊断五脏健康的方法。每条经络都内联脏腑,因此,经络与穴位也都有相关脏腑的诊断与治疗作用。
比如肾经原穴太溪穴,就是重要的肾虚诊断部位。此穴贴足内踝,以凹陷低深为健康。若太溪浮肿高凸,就是水湿泛滥于肾经,必是肾经阳虚。因为肾经走内踝之后,肾为水为坎卦,此处应该山高水低。
比如,肝经原穴太冲,为重要的疏肝理气穴位,也是肝经诊断要穴。健康人此穴略有凹陷,按压有弹性,肝虚之人则此穴明显凸起,按之松软,缺乏弹性。而且凡是肝经病变,多有太冲穴压痛。压痛之处就是针灸之处。2024-05-30
mengvlog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8-21 23:58: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腾云新分享 灵动针法口诀大全

    寻经口诀:经络分明,气血有序,循经取穴,疗效可期。强调了针灸时需明确经络走向,按照气血运行规律循经取穴,以提高治疗效果。补泻口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泻得宜,病愈可期。描述了针灸治疗中的补泻原则,根据病情虚实选择适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治疗目的。三、特殊口诀 透穴口诀:一针透两穴,...

  •  武汉誉祥科技 补泻针法补泻

    多配龙虎交战,乃行针之手法,通经活络作用,补时用补九泻六,泻时用补六泻九。如助气之波澜,使通其所阻也。提插补泻之法,以徐插疾提为补,疾插徐提为泻。多配子午捣臼,以除寒热。至于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烧山火,透天凉,热补凉泻等,皆手法也。知针法八纲,明...

  •  文暄生活科普 人体穴位的补法和泻法(补法和泻法的具体操作最好能说清楚)?

    1. 穴位按摩 顺经为补,逆经为泻:在穴位按摩时,一般区分顺着经络按摩还是逆着经络按摩。顺着经络方向按摩通常被认为是补法,而逆着经络方向按摩则被认为是泻法。2. 针法 提插补泻:通过针的上下提插动作来区分补泻。具体操作复杂,此处不详细展开。 捻转补泻:通过针的捻转动作来区分补泻。同样,具体...

  •  童年系列709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补泻原则

    1.直线方向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它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2.旋转方向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施于面、点状穴位。总的补泻...

  •  淡定°HS74KS 如何掌握按摩手法的补泻?

    根据按摩古今按摩理论的要求和实践经验,朋友们在按摩时需要牢记以下几种规律,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按摩手法的补泻。一是在按摩力度上,轻按轻揉为补,重按重揉为泻。可以这样理解,当轻按时,人们感觉比较舒服,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像进行良好的睡眠一们,所以有补的作用;当重按时,刺激强,人体的能量猛然...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口诀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