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戏剧化、非情节化?第一与第二电影符号学的区别是什么?

电影第一符号学始于1964年麦茨发表的《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这一时期,电影符号学借鉴结构语言学模式,强调科学性,却未能充分认识到符号学研究电影的复杂性。这种方法的静态性和封闭性逐渐显露不足。70年代,随着意识形态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引入,电影符号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心理结构模式...
什么是非戏剧化、非情节化?第一与第二电影符号学的区别是什么?
电影第一符号学始于1964年麦茨发表的《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这一时期,电影符号学借鉴结构语言学模式,强调科学性,却未能充分认识到符号学研究电影的复杂性。这种方法的静态性和封闭性逐渐显露不足。70年代,随着意识形态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引入,电影符号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心理结构模式为基础的第二符号学。

第一符号学研究包括确定电影符号学的性质、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以及分析电影作品的叙事结构。其核心观点认为,电影是一种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创作遵循社会公认的程式,尽管电影语言与自然语言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研究工具主要采用语言学,关注点集中在符号的外延与叙事结构。

在方法论上,不同的电影符号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分析系统,例如麦茨的八大组合段和艾柯的影像三层分节说。这些分析方法试图揭示电影语言的深层结构,但仍然局限于静态分析。

电影第二符号学则是在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理论。1977年,麦茨的《想象的能指》标志着这一新阶段的开始。第二符号学强调电影的“陈述过程”而非“陈述结果”,试图理解电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观众的感知过程。它将研究视角从语言学概念扩展到精神分析学概念,从静态的外延考察转向动态的内涵考察。

在第二符号学中,电影本文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复杂符号结构,而是转变为一个可变的概念。这一理论更重视电影的普遍机制,关注符号的生成过程及其感知方式。

尽管第一符号学在电影语言的系统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局限性在于未能充分考虑电影文本的动态性和观众的心理过程。而第二符号学通过引入精神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理解电影机制的方法。

综上所述,电影第一符号学与第二符号学之间的区别在于研究重点和方法的不同。前者侧重于静态的符号分析,后者则转向动态的心理分析,这反映了电影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模式向更加综合的心理学模式的转变。2024-12-06
mengvlog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9-05 14:25: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如何定义「先锋派电影」?

    反传统叙事结构:先锋派电影反对传统的叙事方式,提倡“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认为情节与人物刻画是电影的“敌人”。强调纯视觉性:电影应主要依赖于抽象图形、唯美形式、孤立意象与空洞抒情等元素。先锋派电影理论:反对叙事:如上所述,强调非情节化和非戏剧化。追求“电影诗”的境界:通过自由联想...

  •  文暄生活科普 中外电影史高频考点——现代主义电影

    现代主义电影强调艺术家纪录内心感受,强调主观情绪状态,叙事走向意识化,成为个人化的情绪反映。先锋派电影主张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反对文学性,追求“非情节化”“非戏剧化”,强调联想的绝对自由,将现实变为梦幻,关注潜意识活动和超现实世界,平等地看待物与人。现代主义电影在追求无理性、无情节、...

  •  翡希信息咨询 人物形象类型化戏剧化是什么意思

    人物形象类型化是指塑造人物形象时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而人物形象戏剧化则是指将普通琐事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呈现,使其具有戏剧般的夸张效果。人物形象类型化: 普遍性观念:类型化人物形象以表现某一类人的普遍特征为目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 单一化、概念化:通过...

  •  wanglei126315 世界电影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

    5、电影多样化,1960年,以非理性为基本特征,是对戏剧化电影更大的一次冲击。这次电影运动以夏布罗导演的《漂亮的塞尔杰》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吕弗《四百下》,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为开端。

  •  刚阳文化 性格戏剧化是什么意思

    戏剧化就是出现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创造一个陌生化 效果,从而产生思维上的兴奋点。陌生化类似相声里面的“解包袱” ,解得合情合理,又出乎意料。戏剧化的创意形态就是在广告创意中利用戏剧化的手法,创造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2、戏剧化指的是为使不同的技艺互相融合,在艺术上达到和谐统一,戏曲表演要改变...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符号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