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首题与其后的公文内容之间空一格。6. 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第一层“一、二、三……”,用顿号;第二层“(一)、(二)、(三)……”,用括号;第三层“1、2、3……”,用小圆...    
公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1. 讲话稿、报告稿等公文中,一般都使用呼语,例如:“各位代表”、“同志们"。在讲话稿、报告稿中第一次出现的呼语,要顶格写,末尾一般加冒号。第二次以后出现的呼语,要缩两格写,末尾可以用叹号。在段首的呼语,可以用冒号,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叹号。较长的呼语,末尾一般用冒号,内部用顿号或逗号。
2. 公文(单指印发、而不在会议上口头报告、讲话的公文)一般都有主送机关。公文主送机关的末尾用冒号。涉及多个主送机关,其内部用顿号将其隔开。
3. 公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号。公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首题与其后的公文内容之间空一格。
4. 公文中标点符号在主送机关中的用法:公文主送机关的末尾用冒号。涉及多个主送机关,其内部用顿号将其隔开。
5. 公文中标点符号在标题中的用法:公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号。公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首题与其后的公文内容之间空一格。
6. 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第一层“一、二、三……”,用顿号;第二层“(一)、(二)、(三)……”,用括号;第三层“1、2、3……”,用小圆实心点;第四层为“(1)、(2)、(3)、”,用括号。在使用括号的层次序数,括号外不再加其他标点符号。
7. 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顺序时,在“首先”、“其次”、“再次”之后分别用逗号。用“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时,在“第一”、“第二”、“第三”之后分别用逗号。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8. 句号的特殊用法:在一些公文的开头语和其他段落的最后用以提起下文的一句末尾,过去常用冒号,现在可以用句号。在一个使用分号的句子内部,不可以用句号。如果必须用句号,后面的分号要改用句号。
9. 破折号的特殊用法:破折号的作用同括号的作用相近,都是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通常比较重要的注释部分用破折号,比较不重要的注释部分,没有它也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的,用括号。
10. 逗号的特殊用法:如果在应该用顿号的并列短语的内部还有应用顿号的并列的词,这时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逗号。主语部分较长,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逗号。句子的特殊成分,常常用逗号把它与别的成分隔开。在用“以及”、“和”连接的句子中,在“以及”、“和”之前可以用逗号。在一个中心词置后的句子中,修饰这个中心词的、意思相对独立的短语之间,过去常用顿号,现在也可以用逗号。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