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正”符号在使用“改正”符号时,需将要修改的文字圈住,并在页面空白处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同样圈住。若修改内容较多,圈住所有被修改和修改后的文字。当修改后内容较多时,可使用文字进行详细说明。需注意,引出的线应横向穿过行间,避免纵向穿过文字行。2. “删除”符号“删除”符号的使用...
(11) “空字距”符号:精确标记空距大小,用横线和竖线表示。(12) “保留”符号:取消已修改内容,保留原内容。(13) “代替”符号:标记修改的多个字符,旁边说明修改内容。(14) “说明”符号:标记文字为修改说明,而非修改内容。通过上述校对符号的规范使用,可以确保高效、准确地处理稿件,提高编辑...
校对符号是用于在稿件中进行说明或修改的特定图形符号。以下是校对符号用法的概述:定义:校对符号以特定图形为特征,用于表达校对要求,结合稿件内容进行标记。规范的重要性:沟通桥梁:校对符号是一套特殊语言,能让校对人员、编辑、排版人员理解彼此的修改意图。提高效率:规范化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沟通...
校对符号是用来在文稿中进行修正、提示或注明的特定标记。常见的校对符号包括删除线、订正线、插入符号、上调符号、下调符号等。解释:1. 删除线:通常在文字上划一横线,表示删除该段文字或某个字词。这样,编辑可以清楚地识别哪些内容需要被移除。2. 订正线:用于指示错误并指明正确的字或词句。它通常...
通常是在需要合并的两段之间画上横线。排齐号:使行与行之间字句对齐,或使某一段文字与其他段文字排齐。通常是在需要排齐的行或段之间画上横线或竖线。在公文校对过程中,合理使用这些修改符号可以大大提高校对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公文格式的整洁和规范,确保公文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