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高义之士。身为公民,更应具备羞耻意识,耻于违法乱纪,耻于不讲公德,耻于玩忽职守,耻于损公肥私,耻于损人利己,耻于丧失国格、人格,耻于做一切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羞耻心为题的议论文范文
羞耻之心,人之本性,然在当今社会,却渐渐失去其应有之地位。何以言之?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开始探讨。
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一行为人随地吐痰,面对老者的劝导,却以扔出一张大额钞票,继续其不雅行径,且自以为得意,羞耻之心何在?
考场内,一名女考生公然作弊,面对监考老师的责问,她却毫无羞愧,反而昂首挺胸,步出考场,何其荒谬?
北方某市,为迎接国际杂技节,特意布置了花坛,却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哄抢,无人顾及文明礼节,何其可悲?
在某大城市的一场高雅艺术演出中,约定先看戏后付钱,却仅收到有限的票款,还有部分是知名人士的赞助,不禁让人反思,羞耻之心何以沦丧至此?
以上种种,皆为不知羞耻之表现,如此社会风气,必将导致文明倒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义廉耻之传统美德,回归羞耻意识,对于个人和民族都极为重要。有羞耻意识,是自我批评的动力,能抑制邪欲,规范行为,实现自我调节,远离无耻之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若坚持错误,不以为耻,将导致自我沉沦。只有知羞知耻,才能改恶从善,远离耻辱。
陈毅元帅曾言:“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光明磊落之人,痛恨无耻之徒,推崇高义之士。身为公民,更应具备羞耻意识,耻于违法乱纪,耻于不讲公德,耻于玩忽职守,耻于损公肥私,耻于损人利己,耻于丧失国格、人格,耻于做一切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