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给孩子建立有效的规则的心得体会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父母如何给孩子建立有效的规则的心得体会
一.规则难以建立的原因
1.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家庭缺少相应的环境。
2.亲子之间缺乏边界,父母没有影响力。
3.规则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家长给孩子实操性的方法)
4.不能坚持到底。
孩子的规则是循序渐进的,是从被动、主动、自动的过程。

二、如何建立规则更有效
规则制定需要考虑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意愿
1.了解孩子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的规律来制定规则。
2.了解孩子的意愿——给孩子商量来建立规则,让规则更合理,让孩子才能心服口服,在执行规则的时候才能更好。
3.规则建立不能一厢情愿——不能用家长完全自己的想法来制定强加给孩子。
4.了解客观情况——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孩子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特点及孩子自身发展的能力来制定规则。

规则具体,有实操性
具体----规则的具体更容易落实,越具体越好,比如指定内容是第几页等。
量化----比如:看多少道题?多少张卷子?如果没有量化和标准我们会对目标的认识比较模糊,是我们可执行当中的辅助工具。
可达----制定目标一定是在自己的能力可接受到的。
相关----设计的目标要与自己人生的目标有相关性。
时间性----约定具体的时间,从几点到几点,花多少时间。

违反规则需要正确的引导
误区:心软退让型、恐吓强势型、贿赂讨好型、消耗唠叨型
1.了解孩子遵守规则的情况—孩子小可当天了解,孩子大了可阶段性了解。
2.与孩子讨论遵守规则的情况
3.与孩子讨论调整规则还是调整行为
4.适当奖惩
5.家长的言行要与规则一致
6.增加自控力,耐力训练2020-11-17

2021-03-04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不能有粗野、粗俗的行为
  
  有的孩子,喜欢用暴力的手段达到目的。随意打人、扔东西、大喊大叫,甚至攻击、胁迫他人,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当孩子出现暴力、粗俗的行为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打骂,而是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错误的行为,以后不可以这样做了,这样做会有XX的后果!”然后引导孩子,告诉他如果他想达到什么目的,应该用正确的方法。
  
  这样严肃又理性地立规矩,不仅能帮孩子控制情绪,还能教会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达到目的。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孩子在小时候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是无法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那么,当孩子肆无忌惮地去拿别人的东西时,错的不是孩子、而是没有给孩子立下正确规矩的父母。
  
  父母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帮助孩子建立界限感。正确的界限感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我”,幼儿期养成的界限感更能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同时获得尊重。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不能随意打扰别人
  
  许多父母都有一个错误的概念,那就是“孩子第一”!因此,常常允许孩子无所顾忌地打扰自己,并且能愉快地给予回应。因此,许多孩子就养成了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立下“不能随意打扰别人”的规矩,就要教孩子换位思考,让他明白被打扰时心情是很不愉快的。
  
  这样为孩子立规矩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知错就改,学会道歉
  
  “孩子还小”这句话已经被网友们玩坏了,但也从侧面看出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维护。处处让着孩子、人人让着孩子真的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吗?小编可不这么看,这完全就是要把一个好孩子培养成“罪犯”啊!
  
  在幼儿期,孩子的每一个错误就是成长的契机。而被维护的孩子不仅得不到成长,反而会为所欲为、愈演愈烈!因此,孩子无论犯了再小的错误,家长都应该指出孩子的问题,并教他承担后果并道歉。当然,如果父母犯了错误,也应该向孩子道歉,以身作则。
  
 2020-11-17
1、创造熟悉的环境,由熟悉的人带

在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的时候,经常变换环境,孩子会比较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孩子规则感的建立。

2、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

父母可以将制定规则的权利分一些给孩子,比如一天可以吃多少的零食,一天可以看多久的动画片等,都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制定的规则孩子会更愿意遵守。

3、晓之以情,讲清缘由

比如,逛超市时,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会直接拿来吃,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超市中的零食和家中的零食有什么区别,你就要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样做孩子才能理解规则,进而遵守。

4、表述要让孩子听明白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规则去做,但指令发出后孩子根本没有反应,其实这不能怪孩子,也许是你的表达不够清晰、明确,孩子听的云里雾里,自然不能快速去做。

5、制定少而精的家庭规则

吃饭、学习、玩耍等每一类规则最多不能超过五条,多则会失效。因为孩子会感受到太多的束缚和要求,并且容易忘记和混淆。

6、温柔而坚定的执行

比如:孩子看动画片不愿离开,你可以提前五分钟做一次提醒,然后温柔坚定的说“咱们商量好的时间已经到了,现在需要把电视关掉了”,然后关掉电视。也许前几次孩子会哭闹、反悔,但坚持几次很快孩子就能自觉的遵守了。

7、全家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

在执行规则之前一定要跟全家人商量好,统一教育口径。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全家人的要求。

8、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把孩子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做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

9、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他模仿

塑造好的家长形象,是对子女教育的关键。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在生活习惯和社会规则中,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10、适当的自然惩罚和激励

规则的形成有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孩子做到自律。适当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或者激励非常必要。这种方法要有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

有效的家庭规则不仅能够改变孩子的行为,有利于父母的教养和管理,还可以帮助孩子习得规则意识,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现在开始,家长们可以从家庭规则出发,帮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2020-11-17
mengvlog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8-20 18:05: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怎样给孩子建立规矩

    1. 制定规则: 针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规则,如吃饭时不能玩闹、看电视的时间限制、按时上床睡觉、禁止攻击辱骂他人等。 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随时添加和调整规则,并向孩子详细解释规则的意义和目的。2. 执行规则: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弱,需要家长坚定执行规则。 一旦发现孩子违规行为,...

  •  文暄生活科普 如何给孩子定规矩 教育孩子要怎么给孩子定规矩

    给孩子定规矩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下:家长以身作则,坚持到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应首先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矩,言行一致。当孩子忘记规矩时,家长要及时提醒,耐心讲解,并做出示范。从小树立规矩意识:规矩是孩子行为的标准和做人的原则,需要家长从小就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通过孩子经历的事情,...

  •  誉祥祥知识 怎样给孩子建立规矩

    第一步是警告。一旦发现孩子有违规行为,应立即进行警告,明确告诉他:“宝贝,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之前已经约定好了……如果你再这样做,爸爸妈妈会按照我们之前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孩子能够在警告后控制自己的行为,这表明他已经逐渐建立起对规则的认识。如果警告不起作用,孩子依旧不遵守规则,那...

  •  倍领趣闻 你是如何给孩子定规矩的?

    立下的规矩必须一致,不能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父母自己也要遵守规矩,以身作则。例如,要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也要对所有人使用文明用语。定规矩时,需明确告知孩子后果,最好与孩子的切身利益相关。就事论事,避免给孩子贴标...

  •  唔哩生活 如何给小孩立规矩有效

    5. 父母要以身作则,遵守制定的规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家长应确保自己遵守规则,以便孩子也能遵守。6.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其融入集体、与人协作,并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需要与孩子协商制定合适的规则,并坚持执行,不轻易打破规则以取悦孩子。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应让其...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心得体会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