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燃放烟花爆竹的根源与意义 古代中国认为火能驱除不祥,火花是喜事降临的预兆,声响能驱散邪气,烟使阳气上升。烟花爆竹燃放时产生的声、火、烟、光等效果与人们的观念相结合,因此成为理想的喜庆用品。在我国,各种节日如春节、元旦、元宵节、国庆节等,以及民间的婚礼、开业、搬家、生子、祝寿等活动...
烟花爆竹的调查报告作文600字
1. 提出问题
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里,烟花爆竹的燃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习俗。然而,这一习俗是否应该继续保留,值得我们深思。
2. 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倡导文明燃放烟花爆竹。
3. 分析问题
(一) 燃放烟花爆竹的根源与意义
古代中国认为火能驱除不祥,火花是喜事降临的预兆,声响能驱散邪气,烟使阳气上升。烟花爆竹燃放时产生的声、火、烟、光等效果与人们的观念相结合,因此成为理想的喜庆用品。在我国,各种节日如春节、元旦、元宵节、国庆节等,以及民间的婚礼、开业、搬家、生子、祝寿等活动,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表达喜悦和祈福的心愿。古时,朝廷的重大活动、庆典、接待外宾及重要礼仪也会燃放烟花爆竹。
(二)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包括黑火药、硫磺、木炭粉、硝酸钾等,有些还含有氯酸钾。制作过程中还会加入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和无机盐等以产生不同颜色的烟火。燃放时,这些物质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光和热,导致火灾和炸伤等事故。以下是相关报道的摘录:
1. 空气污染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除夕傍晚开始,全城烟花导致环境监测的各项污染物浓度猛升,空气质量从白天的“优”迅速转为轻度污染。除夕白天,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每立方米都在个位数,接近零微克。但从傍晚开始,三项污染物浓度迅速增加,其中PM10成为首要污染物,到凌晨跨年时刻,浓度已达507微克/立方米。位于海淀区的北京市环保局PM2.5监测站实时浓度数据也升至206微克/立方米。污染指数至少上升了10倍。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