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专门成立了院“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对院试点单位“公推直选”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各试点单位以现任党总支作为领导机构,也及时成立了本单位“公推直选”工作小组,具体承担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汇报等工作。二是细心组织宣传。院党委专门召开院属各党总支书记专题会议,对开展“...
党小组学习汇报总结
党小组学习汇报总结[关键词]公推直选;党建科学化;实践与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海农业科研院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在院属部分基层党组织,包括6个党总支和16个分支部两个层面上开展了“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参与试点的党员人数占院党员总数的。作为新型农科院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公推直选”试点丰富了党建工作内涵,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公推直选”的实践过程
按照试点工作的进程顺序,基层党组织的“公推直选”分为准备、公推、考察、直选、总结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体现民主民意。
1.准备阶段突出一个“细”字。一是细密规划部署。院党委专门成立了院“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对院试点单位“公推直选”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各试点单位以现任党总支作为领导机构,也及时成立了本单位“公推直选”工作小组,具体承担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汇报等工作。二是细心组织宣传。院党委专门召开院属各党总支书记专题会议,对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进行了动员,并就组织实施的相关程序进行了培训,打消一些党员的思想顾虑。各试点单位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张贴宣传材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公推直选”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操作程序、方式方法等,为“公推直选”打好思想基础,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细化工作方案。院党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各试点单位“公推直选”工作小组按照院党委《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单位科研工作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如试点单位畜牧所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了“12345”工作方案,即开好一次党员干部座谈会,写好两封公开信,注重三个环节,确保四个公开,总结五方面体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公推阶段紧扣一个“实”字。一是思想动员做实。为了使“公推”能实现群众意愿和党员意志的统一,院“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对“公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各试点单位党组织对因故不能参加“公推”的党员、群众,及时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告知或征求意见。做到党员和群众对“公推”知晓率和参与率双双达到100%。二是党内推荐求实。各试点单位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公开推荐新一届党总支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由试点单位“公推直选”工作小组负责人作动员,公布新一届党总支班子成员的职位、职数和任职条件,现场下发符合候选人推荐条件的党员名册、简历等资料。与会党员按照比现任党总支委员职数多40%的比例,填写推荐票。推荐结果当场公布。三是民主程序重实。为了进一步体现民主性,在党员推荐的同时,各试点单位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公开推荐新一届党总支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由非_党员的职工代表包括科研专家、业务骨干、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后勤人员代表、派代表、无党派人士代表等出席推荐会。群众推荐会参照党员推荐会的会议程序,同时在会下积极开展网上推荐、电话推荐、电邮推荐等,扩大群众推荐环节的科学性、代表性,广泛体现职工民主。
3.考察阶段渗透一个“严”字。一是严密资格审查。院组织人事处对各试点单位上报的党总支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进行资格审查,经院党委讨论通过后,将委员候选人反馈给各试点单位。二是严谨组织考察。各试点单位对预备人选进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组织考察,并形成考察材料上报院党委。院党委根据考察结果和党组织班子配备要求,按照比应选名额多20%的差额比例,确定党总支委员候选人人选。三是严格人选公示。各试点单位在办公区域的醒目场所张贴了正式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并公布了上级党组织的监督电话,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示,诚心诚意地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批评和建议。
4.直选阶段彰显一个“公”字。一是公开宣布选举办法。院“公推直选”领导小组结合两个层面的试点单位具体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选举办法》和《关于“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各试点单位“公推直选”工作小组参照院《选举办法》和《资格条件》,也分别制定了本单位党总支和分支部委员、书记的选举办法,包括候选人产生程序、选举名额、选举程序以及监票、计票办法等。二是公平对待选举过程。院“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重点抓住两个“做”。“做在前面”。即在仔细审阅试点单位上报的党员推荐汇总表、群众推荐汇总表、党总支“公推”情况落实表等材料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试点单位进行面对面沟通,指出“直选”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做实下面”。即通过院网,及时上传“公推直选”选举办法等材料,方便广大党员、群众提出修改意见、了解“直选”议程、扩大参与力度,同时增设候选人竞选演讲等环节,要求竞选人选进行公开演讲,并现场回答有关提问,提升“直选”效果。三是公正处理选举结果。为了保证选举的有效性,院“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程参与指导各试点单位召开的“直选”大会。部分试点单位还邀请院党委主要领导以及上级部门有关领导列席指导,邀请派代表、无党派人士以及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并将选举结果向院党委书面报告,待院党委正式批准后,新当选的党总支正式履职。
5.总结阶段围绕一个“深”字。一是深入总结,积极探索。参加本次“公推直选”的6个党总支和16个党总支下属分支部认真总结了本单位“公推直选”工作,分别撰写了总结报告。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公推直选”试点工作虽然结束了,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比如落实党员民利与党员民主素质的适应性问题,组织配置干部资源与党员自主选择的契合度问题,程序规范设置与优化操作要求的协调性问题,单项制度创新与整体制度推进的衔接度问题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二是深化工作,扎实推进。“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结束后的思想工作同样重要,院“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一方面进一步深入党员、群众中,发放调查问卷,听取他们对新一届班子的反响和意见,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公推直选”试点的成效
“公推直选”试点工作使试点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了一次很好的党内民主锻炼,对于营造民主氛围、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选举结果表明,6家“公推直选”试点单位的党总支书记当选得票率都在90%以上,党员、群众问卷调查表满意度都在90%以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1.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是一个高知识群体比较集中的地方性农业科研单位,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呈现出“三高一低”的特点。“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有效激发了这样一支思维活跃、洞察敏锐的群体参与党的建设的活力和热情,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探索了一条党内民主长效机制的新途径。“公推直选”把党员群众的利益与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新一届领导班子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激发活力和责任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强化了党员主体意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参与讨论审议了“公推直选”实施方案、党员大会选举办法、候选人资格条件等文件,参与实施“公推”,并在党员大会上直接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总支书记、委员。这种“没有组织意图先入为主、只有党员意志民主集中”的做法,有效维护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把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落到了实处,满足了广大党员的民主需求,为有效行使党员民利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把参与范围扩大到群众,党内民主扩大到群众,把党外民主有机地融入到党内选举。从试点工作成效来看,“公推直选”增进了群众对新一届党总支领导班子成员的了解,拉近了群众与党组织的距离,使新选举出来的领导班子既让组织满意,又让党员和群众满意,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公信力,夯实了执政的群众基础。
4.扩大了选人用人平台,干部选拔任用进一步开放透明。“公推直选”是提高干部选任工作民主化、科学化,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公推”,实际上是把干部的提名权交给广大党员和群众,开阔了组织上选人用人的视野;“直选”,特别是党总支书记的直接选举,更是最大程度体现了“群众公认”的用人原则。通过“公推直选”这种竞争性选拔方式,体现了党管方向、管条件、管程序、管审查、管把关,广大党员和群众具有用人上的提名权和最终选择权的先进做法,有力地匡正了选人用人风气,有效地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公推直选”试点经验的总结
1.党委重视,组织有力,是确保试点成功的重要保证。“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和院党委的高度重视。试点前,进行周密谋划、调研摸底、组织动员;试点中,给予专门指导、科学协调;试点后,督促总结汇报、反馈提高,为“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公推直选”试点涉及院属基层单位的范围广、人数多、情况复杂,为此,“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程参与指导各试点单位的“公推直选”工作。通过认真开展调研,多次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党员、群众对于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以及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一边推进一边总结,一边实践一边提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基层支持,认真实施,是确保试点成功的重要基础。“公推直选”试点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大局意识,主动请缨,争做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党总支书记作为具体组织实施试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组织实施上率先垂范,在保证院党委决策部署贯彻实施与结合本单位自身特点上动脑筋,在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上做文章,体现出一种高尚的政治情操和坚定的党性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正如有些单位书记所言:“开展试点工作,压力肯定是有的,但要坚决支持院党委的工作,要将试点工作作为本人工作能力和三年来履职成绩的一次考验,作为对广大党员群众信任满意度的一次检验,作为对自己所在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一次测验。”
3.党群参与,积极配合,是确保试点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公推”环节,6家试点单位党员和群众出席党员推荐会和群众推荐会的比例都在90%以上,知晓度达到100%。在“直选”环节,出席党员大会参与直接选举的党员比例达到95%。广大党员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参与热情迸发了,广大群众有了亲切感,充分参与组织公推阶段,以老百姓的身份充分行使了自己的权利,表达了自己的意志,使推荐出来的候选人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党内选举的结果符合广大人民的意志。诚如有些职工所言,“这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是党内民主的一大进步”。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