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治教育》有感,作文,400字

听《安全法制教育讲座》有感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 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些年,党和 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我们的成 长和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蓝天下我们从 一群羽毛未丰满的小鸟,逐渐转换成一 群正准备腾飞的雄鹰。 法律与道德、习惯、...
学习《法治教育》有感,作文,400字
听《安全法制教育讲座》有感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 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些年,党和 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我们的成 长和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蓝天下我们从 一群羽毛未丰满的小鸟,逐渐转换成一 群正准备腾飞的雄鹰。 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 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 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 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 应有的保障。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 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 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 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 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 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 路上如何与法同行? 各位同学,青少年是人一生中生理、心 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具吸收能力 的时期。这段时期的成长和经历往往会 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在青少年 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良好的法制 观念,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青 少年宛如初升的太阳,是祖国与民族的 希望,也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建 设祖国的重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这一代 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存 亡。 人生如画,修养点睛,而法律无疑是润 泽流畅的墨汁。我们要从学习知识入 手,努力汲取古今中外的知识精华,增 强个人的道德法律意识,培养我们良好 的修养。 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 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 于世界,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 威信。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 都要以法为重。邓小平爷爷更是在1986 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 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 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因 此,我们每位中、小学生都应认真学习 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 好学生。2014-12-15
181840080红灯新到的我为他的大冒险,我为他的大冒险11000给你吧脸红的新到的后卫,他的大冒险为他的大冒险。2018-12-05
mengvlog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9-02 13:02: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会哭的礼物17 法制教育学习总结

    法制教育学习总结1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抉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增强法制意识。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青少年违...

  • aaakkk118挂 《我懂得了法治教育》作文

    我经常去书店看一些关于法律的书籍,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对法律有了逐步的认知,法制观念也由此提高。我懂得了在法律范围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也不能做。还能了解怎样行使权利,如何履行义务……而假如我们都是法盲,也许在触犯法律后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就必定是严重的,...

  • 在法制的蓝天下我们从 一群羽毛未丰满的小鸟,逐渐转换成一 群正准备腾飞的雄鹰。 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 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 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 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 应有的保障。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 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

  • anonymous 求一篇法治教育作文200字

    所以,我觉得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小学生要遵守《小学是守则》,员工要遵守公司条例,而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它教会我们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电子游戏会让我们成绩...

  •  六秋吉清 法制教育的优秀征文

    我们人人都要进行法制教育,让我们每位小学生都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已,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法制教育的优秀征文3 我们,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生活在美好的蓝天下,要想做好21世纪的.青少年,第一点就是要遵守法律规定。而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我...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心得体会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