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经典中考作文题目

上海市2010年中考昨日开考,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首场考试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采访中,不少考生表示,这道题目让自己有话可说,很自然想到了自己的校园生活。语文名师分析认为,这道作文...
求经典中考作文题目
1.北京2010年中考作文题:凝聚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天津2010年中考作文题:材料作文,以“儿童节”为话题
  阅读材料,主要内容是:现在的儿童节就是“消费节”,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自拟题目,评价一下你对现在儿童节的看法。

2.2010上海中考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上海市2010年中考昨日开考,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首场考试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采访中,不少考生表示,这道题目让自己有话可说,很自然想到了自己的校园生活。语文名师分析认为,这道作文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较为宽泛的选材范围。
  昨天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后,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表示,自己写的就是校园生活中的各种记忆,包括师生情、同学情等。还有考生说,从这个题目想到的是,随着现代化设备在教学使用上的增多,黑板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
  对于这道作文题目,专家也认为出得不错,它沿袭了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目,可以让各种类型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原初中语文教研员陈庭茂认为,这道作文题应该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有较为宽泛的选材范围,考生有人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不过,这个命题在审题上还是要注意,“黑板上”是叙写“记忆”的着眼点、引发点,所以最好不要仅写“黑板上”的内容,或写课堂教学的内容。陈庭茂指出,这道题目并非是“难忘的一堂课”,更不是对“黑板上”内容的回忆。写作可以由“黑板上”的内容引伸开去,文章的内容最好与“黑板上”有所关联,但又不局限于“黑板上”。考生可以将视野拓展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重点放在“我的记忆”上。

3. 重庆2010年中考作文题
  今年的中考作文与前两年一样,为两个作文任选其一,总分为55分。第一个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请你以《爱是——》为题写篇作文;第二个是命题作文: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作文。
  命题专家分析,两个题目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都有话可说,都不会跑题。预计选择第一个作文题的学生会比较多,因为自去年以来,我市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在行动中成长”主题活动,对于“爱是——”这样的题目,同学们总有自己的体会,易于表达出真情实感。
  命题专家说,作文总分中有5分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如果考生在表达方式方面有创新的话就可获此鼓励分。

4.河北2010年中考作文题:________来了
  根据要求作文。
  ________来了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3)文体自定;
  (4)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
5.山西2010年中考作文题:结合初中语文课文自拟题
  打开初中语文的每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窥见一段人生,感悟一种智慧,领受一片情感,接受一颗心灵。
  请结合初中语文课文,按特别要求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感情自然、朴实、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拟题特别要求: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课文题目,或课文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等,如《背影》、高尔基、小弗朗士、百草园……)
6. 沈阳2010年中考作文题:用____丈量____或以“善”为话题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用____丈量____
  (2)根据下面这段话自拟题目作文,600至800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话题作文(大体内容):下雨天开车的时候慢一点是善;打电话时听对方把话说完是善;炙热的夏日在十字路口等红灯过去再过马路是善;送客人出门等客人走远再把门关上是善。以“善”为话题,根据这段话自拟题目写作,600至800字,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平日里,您是否留意到这些生活中的小善举?中考语文科目考试的最后阶段,沈阳市近6万名考生都在头脑中过了一遍“善”这个话题。
  今年沈阳中考作文依然给出两个题,学生可以任选其一作文。第一个是半命题作文,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初三语文教研组组长杨希艳表示,半命题作文补题很关键,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用爱丈量生命”,“用车轮丈量青春”等等都可以,关键是考生在补充题目之前要先确定自己要写的主题;第二个给了一段话,主题是围绕善的,其实不管考生选哪一个作文,都要首先审题立意,然后围绕立意进行构思,整体框架出来后,再想好开头和结尾,这样就不会出现写到半道写不下去的情况。
  【分析】
  初中生需要道德导向
  纵观近年来的沈阳中考作文,主题内容大多与“爱、善、美”有关,如2008年的“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其现实的寓意就是让人们有怜爱、珍惜、欣赏的心;2007年的“收集阳光”,也是号召人们内心有爱;而2009年的“润”既是力量又是美德。
  敬业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哲表示,虽然中考作文中有关“爱、善、美”的很多,但也不全是,比如2009年有关火车的材料作文和2008年的“蚂蚁的哲学”,都是理性的思考,总体看来,中考作文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选拔,也包括一种教化和引导作用在里面,初中的孩子可塑性较强,社会价值观还不完善,非常需要正确的引导。
  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徐祥运教授表示,从今年的中考作文“善”来看,题中列举的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场景,是有关礼貌、尊重、道德、规则的,这个“善”是大善,涵盖内容很广。了解这些对初中生来讲也是他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此题是在告诉学生们“勿以善小而不为”。
  “如果学生选择了‘善’这个题目写作,只有他们在这些善举上真正做得好才会有感而发,文章才能写得好”,徐祥运说。
7.丹东2010年中考作文题:我与_________或以“不再等待”为话题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题目:我与_________
  文题二:迷茫时,我们不再等待,张开双臂,去拥抱那柳暗花明的未来;逆境时,我们不再等待,竭力寻求,去迎接那黎明的曙光;成功时,我们不再等待,再接再厉,去夺取那新的辉煌……请以“不再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文体不限,600字左右。(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
 8.朝阳2010年中考作文题:我的快乐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人生快乐的旅行。请以"我的快乐之旅"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2011-05-28
mengvlog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8-22 23:57: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佛山中考作文历年题目

    以下是佛山2020 - 2025年中考作文题目:2025年:根据陶行知三句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艰难困苦中不动摇而向前创造,才为难能可贵”,选一句或多句,结合经历或讲道理写文章。2024年:以“当好自己故事的主角”为题目...

  •  百度网友5cc5acf 求6篇中学作文题目(要各地中考题目 简单的)(*^__^*) 嘻嘻……准确无误 谢谢了 有分

    绍兴卷 命题作文: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舟山卷 半命题作文:留一点___给自己 四川省 成都卷 命题作文:拥抱 巴中卷 命题作文: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攀枝花卷 命题作文:觉醒 绵阳卷 命题作文:收获快乐 内江卷 材料作文,题目自拟--《华西都市报》 2011年1月26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

  •  翡希信息咨询 多元丰富,绚丽多彩!中考作文《各显其妙》

    中考作文《各显其妙》在大自然的广袤舞台上,万物生灵纷纷登场,各自展现着独特的魅力与风采,恰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目不暇接。中考作文《各显其妙》便是对这一多元丰富世界的深情描绘与深刻感悟。一、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文章开篇即以“到处皆诗境,随处有物华”这一充满诗意的语言,引出了大自...

  •  翡希信息咨询 商丘市近年来中考作文真题

    商丘市近年来中考作文真题可能围绕“等待”这一主题展开,以下是根据给出的参考信息推测的可能作文题目及要点:主题作文:等待的价值 要点:探讨等待在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价值,分析过分看重或轻视等待的偏颇之处。历史视角:等待与成功 要点:通过历史典故阐述等待在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比失败案例,分析等...

  •  腾云新分享 初三经典中考作文常考题目

    5.12大地震,虽然夺去了无数生命,但也见证了无数的感恩。一个女孩在地震中被埋,生命垂危。抢险队员及时发现了她,将她救出。女孩虽然无法说话,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感恩,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感恩,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感激父母的生育之恩,感激老师的教诲...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作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