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6世纪的西汉时代,但在此之前,人们就已经使用镂空雕刻技术制作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使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是树叶作为材料。《史记》中记载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给弟弟的故事。战国时期已有用皮革镂花和银箔镂空刻花的工艺。这些...
关于民族工艺品的作文500
剪纸是中国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它因其易得材料、低成本、快速效果和广泛适用性而广受欢迎。剪纸艺术不仅在农村妇女中流行,还成为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的特色。剪纸不仅反映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揭示了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其造型特点特别值得研究。
剪纸艺术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在2007年6月8日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6世纪的西汉时代,但在此之前,人们就已经使用镂空雕刻技术制作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使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是树叶作为材料。《史记》中记载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给弟弟的故事。战国时期已有用皮革镂花和银箔镂空刻花的工艺。这些都为剪纸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7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发现了两张团花剪纸,这是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
剪纸艺术的历史与纸的发明密切相关。汉代的纸张发明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由于纸张容易腐烂,特别是在我国东南部湿润地区,而民间剪纸又普遍存在,因此人们往往不会像珍宝一样保存剪纸。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使得纸张不易腐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剪纸艺术已经非常发达,杜甫的诗中提到了用剪纸招魂的风俗。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显示了当时剪纸艺术的高水平。唐代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制作的漏版印花板。
宋代造纸业的成熟使得剪纸艺术得到了普及。民间剪纸艺术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如用于陶瓷、皮影戏、蓝印花布等。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剪纸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灯彩、扇面、刺绣等领域。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如门栈、窗花、柜花等。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如同常春藤般古老而长青,它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满足了民众的心理需求。
剪纸艺术在古代诗词中也有广泛记载,如唐代崔道融的诗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剪纸在唐代已经被称为“宜春帖子”。李商隐的诗中提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些都显示了剪纸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民间节日风俗中,剪纸艺术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立春日的剪纸小蟠、春蝶等。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