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2、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利用节假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开阔视野,观察和认识生活,吸取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写作营养。 3、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学习写作知识,作文也是如此,必须贴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这样,就给学生总结了这样一条写作线索:生活——观察——体验——积累——...
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观察社会生活,注重积累知识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求得学生人格、智慧和写作才能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此,叶圣陶先生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训练思路。他指出:“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如下意思,从原料上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验证,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的态度。”那么,要做到“求诚”的途径是什么呢?叶圣陶又指出:来自于生活的充实。 如何把学生引向生活充实的路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1、培养和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报刊杂志的习惯。通过阅读,要求学生建立好自己的写作材料仓库,完成好如下几个本子:优美语言摘录本,不同人物的人物描写本,不同片段的景物描写本。定期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并把准备充分、整理认真的本子在全班展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利用节假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开阔视野,观察和认识生活,吸取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写作营养。 3、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学习写作知识,作文也是如此,必须贴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这样,就给学生总结了这样一条写作线索:生活——观察——体验——积累——想象——作文。学生掌握了这条线索,也就学到了写作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仅不厌恶作文,反而会逐步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出于自然的活动。 二、激发写作情感,释放生命活力 作文教学需要将学生的情感放在首位,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写作目标建立一种联系,以诱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使之写出富有境界的佳作。作文要包含生命意识,激发情感才能在字里行间体现生命的涌动,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植于司空见惯的事、物、景,使其人格化、情感化。陶渊明何以爱菊,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看到孤者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看到隐者的高洁。作文不是生活的复印件,而是要在情感的感悟思索中,让读者体会到一种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从而向读者展现出一个个“真我”的灵魂,以释放生命的活力。 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写作如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爱、责任感和荣誉感,那么,这种强烈的情感就会每时每刻鼓舞和推动他们去参与写作活动。例如,在写作辅导活动中,适时抓住时机,展示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一种高涨的激情,这就是“创设情境法”。同样,还可采用培养情感,幽默激情、哲学生情等方法,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三、训练发散思维,激发写作欲望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立意,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发散思维是强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其特征就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囿。” 如《一滴水的联想》也可以有新的立意:①一滴水只有同亿万滴水汇合起来,才能变成汹涌澎湃的激流,一泻千里,产生不可遏制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②大海中,小水滴住厌了,一天,它跳出水面,蹿到沙滩上,在阳光下闪光,它高兴地笑了,可惜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个人离不开集体;③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无论哪种体裁,哪种方式,都可以尽量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立意,然后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符合题意要求的立意写作。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推动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实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四、推动循环训练,增强写作动力 循环训练是激励引导,保障时间,反复练习,分层循环写作训练的基本方法。循环训练中教师的具体做法是:①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天有一组上交作文,教师当天批改。第二天课堂上,点评发放,然后是第二组,依次类推,一周一个循环。②写作不拘体裁,不定题目,不限字数,淡化技巧,写真人真事。学生选取一周生活中自己认为可写之事成文,只要内容注重一个“真”字即可。③批改注重夹批、侧批、批注重内容不重技巧,技巧可点到为止。④教师当天评出的优秀习作,在第二天课堂上由作者自己朗读,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点评。⑤作文本发下后由学生自己改正错字病句,并认真修改全文。⑥一学期可以做一次综合性的阅读笔记,写出这一学期写作上的收获、进步及不足。也可交换笔记本,相互评价、交流、取长补短。循环写作的目的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快速提高,也要充分照顾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这种训练方法注重内容,只要内容真实,即能写出好文章。 五、张扬写作个性,拓宽思维视野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写作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智慧,将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把张扬写作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为有本之木。 创新的前提是个性,个性的前提是开放,开放写作才能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广阔天地。①写作内容的开放。材料摆出来,话题提出来,命题者不知道学生会写些什么,也不去暗示,更不去指令他们该写些什么,任你放胆去写好了。②形式的开放,即文章体裁样式的自由选择。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或散文或小说,甚至诗歌。命题就像给你一块布,或做帽子,衬衣或者裙子,全是你的自由,只要做出来,得体、好看就行。 作文是生活表现的一种方式,脱俗的立意、新颖的见解更来自构建于想象与联想基础之上的创新思维。范仲淹依靠对《洞庭晚秋图》的想象写出名篇《岳阳楼记》,李白借想象表达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魄力,毛泽东借想象抒发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豪情,中学生阅历浅,教师应引导他们借助对社会的观察、生活的感悟的阅读的思维去进行独特的体验、夸张、联想或想象,才能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没有思想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空谈,没有灵气的文章是乏味的文字堆砌。只有作文用神采飞扬的语言传达着生活的平仄,用心灵深处的感受展示着社会的赤橙黄绿,这才是写作视野拓宽的需要,作文多角度立意的需要。2017-04-17
mengvlog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7-04 11:18: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誉祥祥知识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乡情作文

    通过实物观察、实地观察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乡土气氛,增进乡情感。拟题也很重要,要选择新颖活泼的题目,以点燃乡情之火。避免使用抽象和大而空的题目,而是要抓住一方水土的具体特点,让学生感到有写头,有联想的余地。最后,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东挪西...

  •  兆兴邦Qf 怎样让中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真实情感求答案

    摘要: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显示的对象和显示是否适合人的需要以及社会需求而产生的社会体验。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是现行语文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中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种感情是否冲向灵魂的深处,是否与读者产生共鸣,往往是衡量...

  •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 *** 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

  •  小棋子动漫社 怎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了作文600字

    首先,文章的内容一定要是实实在在的事,并且这件事确实感动了自己。尤其是那些用自己的心感触过的,曾经激起自己感情的波澜的人和事。作文时就要写这些内容,要把这种强烈的感情倾注到文章中去,那样写出的文章内容真实,入情入理,自然就会有真情实感,如果只贪图方便,不准备下功夫去观察、思考,去捕捉确实是感动自己的...

  •  怎样才心疼 如何让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于是,学生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体验。作为中学生,生活经验也许并不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织,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二. 我先在幻灯片上打出高意同学写的日记片断:我轻轻地帮妈妈脱了袜子,再一次用手试了试水温,然后慢慢地把妈妈的脚...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作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