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每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
八年级上物理每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这种传导方式称为气传导。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称为骨传导。双耳效应使得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反映了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人的听觉范围为20Hz至20000Hz。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但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四大污染。从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分贝(dB)是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0dB是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50dB以上影响休息和睡眠,70dB以上影响工作和学习,90dB以上可能损害听力。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钟表、除去结石。回声定位是蝙蝠确定目标的方法,声呐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声音在反射时,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才能产生回声,回声测距公式为2s=vt。

第二章 光现象
光源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和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恒星不是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c=3×10^8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光遇到水面、玻璃等表面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的表面光滑,反射光线平行;漫反射的表面粗糙,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为: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光的折射现象包括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青、黄、品红。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有热作用、红外遥感和遥控等作用。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紫外线有杀菌、荧光效应和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等作用。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经凹透镜折射后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
照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调焦环调节镜头与胶片的距离。拍摄近景时,镜头往前伸;拍摄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控制进入光线的多少,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f<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u=f时,不成像。2024-12-05
mengvlog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8-18 02:24: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分章节提纲和详细归纳总结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理解密度与物质状态的关系。归纳总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使用时要注意平衡螺母和游码的使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测量物质的密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

  •  文暄生活科普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使用方法: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

  •  文暄生活科普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物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量的测量:了解长度、时间、质量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误差与减小误差的方法:理解误差的概念,掌握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

  •  文暄生活科普 【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透镜的光心:透镜的中心点O叫做光心,光心位于主光轴上。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F,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f...

  •  翡希信息咨询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使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变得简单、清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运动的...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工作总结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