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我听了五节课,主要集中在高一英语组。通过听课和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有了不少思考和体会。首先,老师们十分重视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能够讲得透彻,讲得到位,这是他们的优点之一。其次,老师们在讲授知识点时,能够结合语境,提供情境,这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十分有益。特别是在...
听课总结怎么写
过去的一周,我听了五节课,主要集中在高一英语组。通过听课和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有了不少思考和体会。
首先,老师们十分重视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能够讲得透彻,讲得到位,这是他们的优点之一。
其次,老师们在讲授知识点时,能够结合语境,提供情境,这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十分有益。特别是在讲评完型填空时,能够跳出题目,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讲评。
此外,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的思想性也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拥有丰富的资源,肯吃苦,肯钻研,这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体现出他们的素质提升。每个高一老师手中都有4-5种最新的资料,他们不是照搬而是吸收、消化并融进自己的思想,最终在讲台上站得住,学生问不倒。
然而,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老师们在语言训练活动层次上还有待提高,大多停留在语言形式上的操练,所谓的“交际活动”限于明知故问的层次,达不到语言交际的层次。
另外,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同时存在,相互干扰,这也是和学生的基础有关系。交际面有时过窄,很难训练到全部。很多学生只有听的份,没有说的机会,这是大班教学的局限。
老师们在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上也有待提高。活动要求有时不是很明确,活动设计不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出发,活动形式往往单调、缺乏趣味性。这主要也是我个人容易出现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在课堂上注意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提升交际品位,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和机会,使交际具有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第三,要继续学习,不断充电,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与人文素养。
在牛津大学有这么一段话恐怕没有一个老师或学生不知道的。Why study?The more I study,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forget. The more I forget, the less I know. So why study?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Never too old to learn.”意思也就是“终身学习”。以上所谈到的种种问题有些也是我自身存在的。提出了建议,也是希望与大家共勉,不当之处或不同看法望多交流。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