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考必考 Day08】中医诊断学舌诊脉诊口诀速记

中医诊断学舌诊脉诊口诀速记舌诊口诀速记一、舌诊补要 淡红苔薄白:风寒表证或常人苔,淡白薄白主阳虚,气血不足亦可见。淡白无苔久阳虚,气血两虚定无疑。淡白剥脱气血虚,胃阴不足亦相关。淡白黄腻脾胃弱,湿热中焦停滞多。淡白灰黑水滑苔,阳虚内寒痰饮来。舌尖红白苔:风寒表证或心火亢胜,治则...
【执考必考 Day08】中医诊断学舌诊脉诊口诀速记
中医诊断学舌诊脉诊口诀速记舌诊口诀速记一、舌诊补要
淡红苔薄白:风寒表证或常人苔,淡白薄白主阳虚,气血不足亦可见。
淡白无苔久阳虚,气血两虚定无疑。
淡白剥脱气血虚,胃阴不足亦相关。
淡白黄腻脾胃弱,湿热中焦停滞多。
淡白灰黑水滑苔,阳虚内寒痰饮来。
舌尖红白苔:风寒表证或心火亢胜,治则需明辨。
白黄苔:外感证传里,化热之关。
白腻苔:痰湿浊重,食积中焦。
白腐苔:痰湿停聚,胃浊蕴热。
白腐如积粉,湿病如期至。
黄干苔:久病伤精或脾失运化,黄腻里湿热,痰浊变热则。
质红舌白苔:热在卫营。
质红薄黄苔:气分热证。
质红黄腻苔:气分湿热。
质红黄干苔:邪入里实。
质红无苔:气阴两虚。
舌绛苔:
焦黄苔主肠热里实。
黑干苔示热极阴伤。
无苔则热入血分,阴虚或阳盛。
青紫苔:
白润苔示内寒极重,气血凝滞。
黄燥苔主阴虚枯燥,虚火内燔。
二、舌诊大要
望舌变化:质与苔,尖中根边细推测。
正常舌:柔软、活动自如、色淡红、干湿适中、颗粒均匀。
淡白舌:阳虚血不荣。
红舌:阴虚阳热生。
绛舌:热病入营,杂病久病阴虚。
紫舌:分寒热,干燥阴虚热,湿润寒阴盛。
舌形:
胖大舌:水湿水饮,脾肾阳虚。
深红胖大:心脾热盛。
瘦舌:阴血津液伤。
裂纹舌:阴血不足。
齿痕舌:脾虚,寒湿壅滞。
舌态:
芒刺舌:阳热盛,清热泻火。
强硬舌:语言謇涩,风痰阻络。
萎软舌:津伤液亏,血不荣。
颤动舌:阴血两虚,肝阳化风。
吐舌:心脾有热,兼有风。
歪舌:中风,痰浊内阻。
短舌:伸出不长,痰浊内阻,风象。
脉诊口诀速记寸关尺三部脉:细安排,弦洪毛石分四季,大人小孩需辨明。
正常脉象:四至来,不大不小平和态,从容有节不快慢。
脉位与脏腑对应:
左寸:心经、小肠。左关:肝胆。左尺:膀胱、肾。右寸:肺经、大肠。右关:脾胃。右尺:命门、三焦。脉象特征:
心脉:喜大散。肝脉:弦而软。肾脉:沉实带滑。肺脉:浮涩短。脾胃脉:本缓。命门脉:沉实。28种脉象口诀:
浮脉类:
浮脉:举之有余,外感风寒。洪脉:如洪水,热盛阳亢。濡脉:浮小细软,主湿主虚。散脉:浮散无根,元气将脱。芤脉:中空如葱叶,大病失血。革脉:浮而搏指,精气血虚。沉脉类:
沉脉:轻取不得,里证郁证。伏脉:推筋着骨得,邪闭厥证。弱脉:无力细弱,气血不足。牢脉:沉实弦长大,阴寒内实。弦脉:弦长如弓弦,诸痛痰饮。迟脉类:
迟脉:一息四至,寒气阻结。缓脉:急缓四至,脾虚湿盛。结脉:缓时一至,止有定数。涩脉:往来艰涩,精伤血少。数脉类:
数脉:五至以上,热证阳盛。促脉:来急促,止无定数。疾脉:来急疾,一息七八,阳急阴竭。动脉:来如豆,滑数有力,主痛主惊。虚脉类:
虚脉:手按无力,气血虚衰。细脉:如线,诸虚劳损。微脉:细极软,似有似无,阴阳气血诸虚。代脉:动而中止,止有定数,脏腑虚弱。短脉:首尾俱短,不及本位,有力气郁,无力气虚。实脉类:
实脉:举按有力,实证热结。滑脉:圆滑利,痰食实热。紧脉:绷急紧长,状如解索,寒痰宿食。长脉:端长超本位,阳气有余。以上为中医诊断学中舌诊与脉诊的口诀速记,通过口诀的记忆,可以更快地掌握舌诊与脉诊的要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025-08-20
mengvlog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11-04 02:27: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萌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口诀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MENGVLOG.COM - 萌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