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照海、大敦:疏肝解郁,润肠通便。以上口诀涵盖了针灸腧穴中常用的补气、理气、补血、通脉、止血、散瘀、通经、催产、通乳、止呕、催吐、止泻、通便等类别的穴位及其主治功效。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结合中医理论和针灸技法,合理选穴施治。
中医速记口诀:针灸腧穴主治口诀大全一
针灸腧穴主治口诀大全(一)
补气穴:
气海、气海俞:培补元气,固本益肾。
中脘: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关元: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足三里、三阴交: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理气穴:
膻中:宽胸理气,活血通络。
内关:宁心安神,和胃降逆。
太冲、行间: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大陵:宁心安神,和胃宽胸。
补血穴:
脾俞: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膈俞:宽胸理气,活血通脉。
章门:疏肝健脾,理气散结。
阴陵泉:健脾利湿,益肾固涩。
通脉穴:
太渊:补肺益气,通调血脉。
神门:宁心安神,通经活络。
心俞、厥阴俞:宽胸理气,活血通脉。
血海: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止血穴:
止鼻衄:上星、膈俞、尺泽、禾髎、血见愁(上星与囟会间)。
止咳嗽吐血:承山、孔最、膈俞、二白。
肠风下血:长强、承山、二白。
经漏:交信、合阳、冲门、气冲。
散瘀穴:
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胸中瘀血:足三里。
胁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通经穴:
天枢、水道、归来:调理气血,通经活络。
血海、水泉、地机: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太冲:疏肝解郁,通经止痛。
催产穴:
合谷、三阴交:调和气血,催产下胎。
至阴、独阴、昆仑:催产下胎,通经活络。
通乳穴:
乳根、膻中:通乳下奶,宽胸理气。
少泽、足三里:通经活络,催乳下奶。
止呕穴:
内关、足三里:和胃降逆,止呕止吐。
天枢、中脘:调理脾胃,和中止呕。
公孙、中魁、膻中、劳宫:和胃降逆,宽胸理气。
催吐穴:
内关、中脘:和胃降逆,催吐导滞。
止泻穴:
天枢、大肠俞:调理大肠,止泻固脱。
足三里、大横:健脾和胃,止泻固脱。
曲泽、委中、内庭:清热利湿,止泻固脱。
通便穴:
天枢、大肠俞:调理大肠,润肠通便。
丰隆、支沟:清热化痰,润肠通便。
阳陵泉、照海、大敦:疏肝解郁,润肠通便。
以上口诀涵盖了针灸腧穴中常用的补气、理气、补血、通脉、止血、散瘀、通经、催产、通乳、止呕、催吐、止泻、通便等类别的穴位及其主治功效。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结合中医理论和针灸技法,合理选穴施治。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