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身成长与时代使命,我有以下三点体会。一、历史传承启示我们:后继有人是事业永续的根基文中提到,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拼搏与累积。从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勇牺牲,到建设时期“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豪情,再到改革阶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学习《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心得体会
学习《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我深刻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以“人”为核心,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从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一历程充分证明:只有抓好后继有人,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永续发展。结合自身成长与时代使命,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历史传承启示我们:后继有人是事业永续的根基文中提到,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拼搏与累积。从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勇牺牲,到建设时期“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豪情,再到改革阶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每一代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父辈“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的质朴教导,正是对“后继有人”最生动的诠释。无论是领路人、佼佼者,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发展积蓄力量。精神传承比物质积累更重要:党百年风华正茂的背后,是无数人将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的自觉。这种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否则事业就会中断、历史就会断层。这启示我: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主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成为事业传承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二、时代使命要求我们:以“可为有为”的姿态担当重任文章指出,当代中国人生逢伟大时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必将可为有为”。但“可为”不等于自动成功,“有为”更需要主动作为。
夯实“想干事”的底气:需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强化历练,通过学习提升能力、通过实践积累经验,避免空有热情而无本领的尴尬。锤炼“能干事”的实力: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敢于迎难而上,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例如,基层工作者通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锤炼本领,科技工作者通过攻克“卡脖子”技术展现担当。树立正确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强调长远眼光,“功成必定有我”体现责任担当。二者统一于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中,既反对急功近利,也杜绝消极怠工。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不能做“躺平族”,而要成为“行动派”,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三、个人实践需聚焦:争做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文章对“后继之人”提出明确要求:需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强化理想信念:将“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作为人生目标,而非仅追求个人名利。例如,选择到基层、边疆或科研一线工作,就是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具体实践。提升综合能力:通过持续学习掌握专业知识,通过跨界交流拓宽视野,通过挫折磨炼增强韧性。例如,参与乡村振兴项目既能服务群众,又能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保持奋斗精神: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不怕事、不畏难”的姿态。历史上的成功者无一不是从失败中崛起,当代青年更需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迎接挑战。结语学习这篇文章后,我更加坚定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信念。后继有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用行动书写的答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想干事”的自觉、“能干事”的本领、“干成事”的担当,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