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所教的课文中,讲的就是孔子与学生的故事,再次重读孔子的《论语》,让我再次接受了教育。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
在孔子的《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复习所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巩固记忆,从而获得新的见解。这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温故而知新”则进一步说明了复习旧知识的价值。通过回顾已学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理解或关联,从而拓宽知...
孔子论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做教师的重要条件,他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做《论语》十则,主要讲的是学习和品德方面的。比如“学而时习之”、“为人谋而不忠乎”、“三人行”、“见贤思齐”、“其恕乎”……教材改版之后,新加了两条价值观的在其中。这哉,是感叹词,多么贤德的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简单单的胡同里,丝毫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