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当老师?面对这些困惑,我在不断地思索,去学习探究,也在寻找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体验,觉得还是有些 捷径可走的。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生活中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抬高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
我对怎样当老师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培养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的学生。现代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情况在不断的变化着,如何真正做到既关注到全体学生,又不忽视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而且尊重他们独特的个性发展,并非易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真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中老年教师,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做教师了,对教师角色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确实使我们困惑:新时期,该怎样当老师?
面对这些困惑,我在不断地思索,去学习探究,也在寻找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体验,觉得还是有些 捷径可走的。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工作生活中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抬高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适应新时代学生喜欢的好教师。以便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缺少智慧,就缺少尊严。智慧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博览群书,教师要广泛涉猎,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来自于对工作的满腔热爱,勤思考,善钻研,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谈吐不凡,这样的课堂,才能深深吸引学生,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并不断成长。
二深入到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全面了解学生。我从教20多年,基本上都是担当班主任的,知道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成长经历等,对学生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基于这一点,我经常与学生家长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也经常找学生交流沟通,还经常深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历程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觉得学生的学习、品行与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也要结合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特别是他们的家庭环境采取不同的方式。我班有一个学生李树美,她多次说要辍学去打工,我问从与她的交流沟通中知道,她的父母在她很小时就去打工,把她和弟弟留在祖父母身边,父母很少过问他们的生活学习。后来爸爸妈妈闹离婚,不管她和弟弟,她平时的生活费等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负责,我也和她爷爷联系过多次,知道一些情况,在我的多次挽留和鼓励下,她坚持下来,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不错,有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我让她担任班长,充分发挥她的有点,她也为班集体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科任教师肯定和全班同学的尊重吗。不过,我也发现她有许多不足,听不得不同意见,比较任性,总是有些自以为是,比较叛逆。我也在反思,因为她家庭的原因,我总是迁就她,给予更多的是关爱,很少批评她,觉得她不容易,从小就缺少父爱母爱,面对父母感情上的问题,这么小要去承担,所以她犯错大多数情况下是原谅,即使犯错较为严重也是轻微的批评,这样做肯定不是最佳办法,一定要从根本上去改变她,让她真正学会面对挫折。我就到她家去家访,去了解她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今后对她的教育中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对症下药。我2011年底的一个周末我去了她家,她爷爷奶奶热情接待我们,非常感动,感谢我在天寒地冻情况下到他们家家访。他们告诉我,李树美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妈妈就去打工,很少回家,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这几年一直闹离婚,根本不管孩子。李树美姐弟也非常懂事,很听话回家总是帮助他们做家务。鉴于这样一些情况,他们也总是迁就他姐弟俩,生活上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但也感觉到李树美总是不怎么开心,也问不出原因。我们当着李树美的面,和她爷爷奶奶交谈,把我们的观点看法说出来,说我们大家之所以尽量宽容你,是希望弥补你缺失的父爱母爱。李树美也敞开了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她说同学在家可以犯错,可以得到父母的批评,可以顶撞父母,可以撒娇,可我一般只是得到爷爷奶奶老师的迁就,顶撞爷爷奶奶于心不忍。我很希望老师可批评自己,有时故意和老师同学顶撞,引起老师的批评。批评也是关爱,父母对我们的这种关爱缺失,想从爷爷奶奶老师那里得到弥补。听了李树美这发自内心的话,我很震惊,以前我都忽略了这些,总是一味的去关爱她,适得其反。我一定要改变以前的做法,该批评狠狠的批评,要让她知道犯错要付出代价。这次家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我今后的工作找到了很好的方法,教书育人真的要也因人而异,因家庭环境而异。
三 又学会充当不同的角色,新时期的老师,要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学会充当更多的角色,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爱心,多关爱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就信服你,你的工作就好做。做他们的父母亲,知心朋友,心理辅导师等不同的角色。当学生需要哪种角色时,我们老师都能够充当起来。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师同父子之说,以往更多的是强调的是学生要像尊重父母那样尊重老师,对于老师如何对待学生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了,有失偏颇。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师同如父子赋予新的内涵,强调的是老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生如子。做到了这些学生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才可以真实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只有你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你就可以很好找到帮助他们克服那些不足,让他们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的方法。我所带的学生中有个叫徐红英的女孩,由于父亲盗窃判刑母亲改嫁,经常受人歧视性格变得孤僻,不善于和同学处理关系,经常和同学打架争吵。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对症下药,经常带她到家里吃饭,给她买一些衣服生活学习用品,让我爱人帮她洗被子缝补衣服,让女儿做她的朋友。还利用一切机会给她讲许多励志的故事给她听,要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些不幸,坦然面对一切的道理。她敞开了心扉,有什么困惑愿意讲出来,变得阳光了,心胸也变得豁达了许多,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后来考上了一所中专,毕业后在温州找到了好的工作,现在家庭事业非常如意,她经常和我联系
。让一个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变成一个性格健全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工作体验以及学习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的一些感悟,觉得新时期怎样当老师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说到底,做新时期的教师,就要积极地更新知识、观念和能力,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工作。20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