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向导至尊,正因机智”这一顺口溜,我们可以轻松记忆德育原则的八大要点。其中,“向”代表导向性原则,“导”代表疏导原则,“至”代表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为谐音,与“至”共同构成这一原则的记忆点,“知”代表知行统一原则,“正”代表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六安教师考编】教师招考“记忆口诀”,轻松搞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教师招考“记忆口诀”,轻松搞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之德育原则
在备考教师招考时,德育原则的掌握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原则,以下通过“向导至尊,正因机智”这一顺口溜,来逐一解析德育原则的八大要点。
一、导向性原则
定义: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定义:也称因势利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慈相济原则)
定义: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把爱与严有机结合起来。基本要求:教育者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教育者也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认真管理。
四、知行统一原则
定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意思。基本要求: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
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此原则。
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定义: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导学生,调动其内在动力,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基本要求: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定义: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基本要求: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客观地评价学生。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里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定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即教育合力,连贯性是指在时间上的连续。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八、因材施教原则
定义: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基本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通过“向导至尊,正因机智”这一顺口溜,我们可以轻松记忆德育原则的八大要点。其中,“向”代表导向性原则,“导”代表疏导原则,“至”代表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为谐音,与“至”共同构成这一原则的记忆点,“知”代表知行统一原则,“正”代表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因”代表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机”为谐音,代表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中的“际”(即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与衔接),“智”则谐音代表因材施教原则中的“资”(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这样的记忆方式既有趣又高效,有助于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德育原则。
202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