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中脑连接第三、四对脑神经。桥脑五至八:桥脑连接第五至第八对脑神经。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第九至第十二对脑神经连接于延髓。八、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四叠体包括上丘(视觉反射中枢)和下丘(听觉反射中枢),膝状体包括外侧膝状...
【口诀大全】临床医学精神神经系统速记口诀
临床医学精神神经系统速记口诀
一、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第二肋间神经平对胸骨角水平,第四肋间神经平对乳头水平。六对大约到剑突:第六肋间神经大约平对剑突水平。八对斜行肋弓下:第八肋间神经斜行于肋弓下方。十对脐轮水平处:第十肋间神经平对脐轮水平处。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第十二肋间神经在肋弓下方走行较远,分布于两列腹股沟区域。二、脑神经连脑歌诀
一嗅额下嗅球中:第一对嗅神经连接于额叶下方的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第二对视神经离开眼球后通过间脑。脚间窝内三动眼:第三对动眼神经位于脚间窝内。下丘下方滑车行:第四对滑车神经在下丘下方行走。桥腹两侧连三叉:第五对三叉神经连接于桥脑腹部两侧。桥延沟内展面听:第六对展神经、第七对面神经和第八对听神经均位于桥延沟内。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第九对舌咽神经、第十对迷走神经和第十一对副神经均连接于橄榄后沟上至下的位置。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第十二对舌下神经位于锥体与橄榄体之间。三、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男性脊髓末端约平对第一腰椎下缘,女性约平对第二腰椎下缘,小儿则约平对第三腰椎下缘。终池底部对骶二:蛛网膜下腔终池底部约平对骶二水平。终丝尾骨背侧攀:终丝连接于尾骨背侧。四、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状,有两处膨大,下部形成圆锥状。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脊髓前后有沟,内有前后根,向下延续成马尾。五、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脊髓横切面中,白质包围在外,灰质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灰质断面呈蝶形。前角运动后感觉:前角主要支配运动功能,后角主要接受感觉传入。侧角交感在腰胸:侧角主要分布交感神经细胞,位于腰胸段。前侧后索传导束:前索、侧索和后索内含有各种传导束。后索薄楔内外位:后索包括薄束和楔束,分别位于内侧和外侧。深感精触较固定: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主要由后索传导。前侧索内上下全:前索和侧索内含有上下行传导束,包括运动和感觉纤维。六、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1-4节与相应椎骨平齐。颈五胸四节高一:颈5节高于胸4节一个椎骨水平。下胸高三中高二:下胸段脊髓节高于相应椎骨2-3个水平。腰节平胸十十一:腰节脊髓平对胸10-11椎骨水平。骶尾腰一胸十二:骶尾段脊髓节平对腰1和胸12椎骨水平。定位诊断是依据:这些对应关系是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七、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中脑连接第三、四对脑神经。桥脑五至八:桥脑连接第五至第八对脑神经。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第九至第十二对脑神经连接于延髓。八、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四叠体包括上丘(视觉反射中枢)和下丘(听觉反射中枢),膝状体包括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通路)和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通路)。视听反射,务必记清:视听反射是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务必牢记。九、内囊歌诀
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内囊并非一个独立的囊状结构,而是由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的白质纤维束构成的交通枢纽。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是多种投射纤维的汇聚处。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内囊在水平切面上呈拐角形,分为前脚、后脚和膝部。十、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正中神经属于上肢臂丛神经的一部分。掌长肌腱外侧行:正中神经沿掌长肌腱外侧行走。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正中神经在腕部损伤后,可出现鱼际肌萎缩和“猿爪”样手畸形。十一、手部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手掌正中神经支配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的感觉和运动。剩下尺侧一指半:手掌尺侧半和小指的感觉和运动由尺神经支配。手背桡尺各一半:手背桡侧和尺侧的感觉和运动分别由桡神经和尺神经支配。正中侵占三指半:正中神经在手背部分还支配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的背侧感觉和运动。十二、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桡神经支配前臂所有伸肌和肱桡肌。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尺神经支配前臂屈肌中的一块半肌肉(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前臂其他肌肉由正中神经支配。十三、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内质脊髓束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皮质兴奋向下传:皮质神经元兴奋后,冲动向下传导至脊髓。经过内囊后脚处:冲动经过内囊后脚处进入脊髓。锥体下部多越边:在锥体下部,部分纤维越过中线进入对侧脊髓。下行脊髓侧前索:内质脊髓束下行于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最终终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交叉前伤瘫对侧:在交叉前损伤会导致对侧肢体瘫痪。交叉后伤瘫同边:在交叉后损伤会导致同侧肢体瘫痪。上损硬瘫下损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硬瘫(痉挛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软瘫(弛缓性瘫痪)。定位诊断并不难: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定位诊断并不困难。十四、脑神经名称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第一对嗅神经,第二对视神经,第三对动眼神经。四滑五叉六外展:第四对滑车神经,第五对三叉神经,第六对外展神经。七面八听九舌咽:第七对面神经,第八对听神经,第九对舌咽神经。迷副舌下十二全:第十对迷走神经,第十一副神经,第十二对舌下神经。十五、脑神经性质歌诀
一二八对性质感:第一、二、八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运动舌付动滑展:第三、四、六、十一、十二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或含有运动成分(舌咽神经中的一部分为运动神经)。舌咽迷走三叉面:第五、七、九、十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十六、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视神经和嗅神经分别通过视神经管和筛板孔出入颅。眶上裂内眼滑展动: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通过眶上裂出入颅。静脉孔2025-07-17